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也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此时人们除了要储备过冬的粮食,身体也需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基础上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抗寒能力。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此时天地之阳气潜藏,人亦要相应,藏精而不泄,不要过多消耗。佛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劳美铃副主任中医师在此建议,平日消耗过多的人,如脑力工作者、体力工作者、熬夜选手(久劳伤肾)、思虑过多者(久思暗耗肾精)、有纵欲习惯或性生活频繁者(房劳耗伤肾精)等人群,要注意在此时节涵养神气,减少消耗,应天之气,来养自身之精。
起居饮食养生要点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起居上,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
起居上,劳美铃建议大家冬日早睡晚起,以助精神之涵养,阳气之固密。中医学认为,冬日不应太早晨起锻炼,避免心血管疾病等发生;其次,不宜过度耗散精神、房劳,以耗肾精,宜防寒保暖,防外来虚邪之风侵袭人体。
饮食上,可常服色白、色黑之品及果仁类。
色白入肺,具敛降之性,助肺金生水,如杏仁、白萝卜、白果、百合、雪梨干等,清润而敛降,不助火。色黑入肾,具潜藏之性,补助肾精,敛虚火,如黑芝麻,黑豆,黑米等。果仁为种子,具肾蛰藏之性,且富含蛋白质、钙、钾、镁、锌和硒等微量元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人每天吃大豆及坚果25~35克。具体到坚果,推荐平均每周50~70克,平均每天10克左右。
节气药膳推荐
小补肾汤
组成:杜仲10克,核桃4枚,牛膝10克,猪脊骨/猪瘦肉200克,生姜3片,红枣3颗,北杏仁3-5颗,芡实5克,陈皮1片,可酌加玉米、萝卜、红皮花生增加鲜甜味。
做法:所有食材加水750ml煮30分钟,加盐适量。
功效:补益肝肾
熬夜人首推:墨鱼干粉莲藕汤
组成:墨鱼干3-5条,粉莲藕300-500克,陈皮1片,红枣3颗,可加适量红皮花生提升鲜甜口感。
做法:所有食材洗净,加水750毫升煮30分钟,加盐适量。
功效:滋养肾阴,补脾益气血。
日常养生保健法
叩齿咽津
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注:口腔后方两侧的牙齿)36次,再叩前齿36次,后吞咽口水。中医认为,此动作可补肾滋阴降虚火。
子午觉
清代养生专著《老老恒言》记载:“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所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所以养阴。”
“子午觉”就是在每天的子时(23:00~1:00)和午时(11:00~13:00)这两个时段内入睡,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阴气最重、阳气始升,此时入睡有助养阴;午时阳气最盛,此时小睡有助养阳。可见,睡子午觉可以调整阴阳,这两个时段沉下心来休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最后祝愿各位朋友“大雪安康”,肾气充足,注意添衣哦!
来源:内分泌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