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士】糖尿病还会低血糖?关于低血糖,糖友必须知道这7个点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1年08月23日 08:02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通过药物控制血糖  

  而在此过程中

  也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

  出现血糖值低于3.9mmol/L的现象

  一旦发生低血糖,会有后遗症吗?

  出现后应该怎样进行处理?

  日前,由佛山市志愿者学院医疗保健学院护理分院主办,佛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承办的“关注糖尿病低血糖”线上科普直播,为糖友们带来了实用的防治低血糖知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梳理干货。

  Part1 

  怎样知道自己有没有糖尿病? 

  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或经常感到口干、多尿、爱喝水、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需要去医院进行筛查,明确有无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做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抽血化验检查,明确血糖是否偏高,是否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空腹血糖<6.1mmol/L,而餐后2小时的血糖<7.8mmol/L。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在没有应激情况下,由医生结合症状进行诊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Part2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解疑 

  ☛低血糖是如何发生的? 

  正常人体的血糖是随着昼夜而变化的,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的机体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肝脏等来调节,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血糖来源不足和/或利用过度都可能导致血糖过低,发生低血糖。

  糖尿病病人在控糖过程中低血糖的原因包括降糖药物剂量过大,服药时间过早和/或吃饭时间太迟,忘记吃饭或进食量不足,活动量大而没有及时加餐,过量饮酒,肝肾功能不全等。   

  ☛为什么喝酒会出现低血糖?

  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是因为乙醇快速吸收,进入血液后会刺激胰腺B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并且会抑制肝脏肝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所以一定要严格限制酒精的摄入,绝不可空腹饮酒。   

  ☛低血糖有没有后遗症?

  具体要看低血糖程度。一般来说,轻度和中度的低血糖症状不会遗留后遗症,一般经过补充食物或者是进食葡萄糖液后症状可缓解。但是由于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全部依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能,而脑组织储存的葡萄糖非常有限,只能够维持5-10分钟的脑细胞功能。所以当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脑组织非常容易受到伤害。

  如果患者因低血糖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脑细胞将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可能导致痴呆,甚至死亡。此外,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和急性心梗死。  

 

  ☛低血糖是不是症状都一样? 

  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

  中青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或四肢无力等;而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往往可表现为嗜睡、意识障碍、偏瘫、癫痫样抽搐或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

  ☛肚子饿是不是低血糖了? 

  饥饿感并不等于低血糖,很多糖友有饥饿感时测血糖并不低,而且还可能很高。出现饥饿感时,及时检测血糖是必要的,但所测出的血糖不低也不能排除已经发生过低血糖,因为测定血糖时可能已经通过自我调节作用,反跳成高血糖。   

  ☛低血糖是不是都有感觉? 

  低血糖未必有症状。没有症状的低血糖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者。存在这一问题的患者一定要加强血糖监测。

  临床也发现某些患者低血糖发作时诉说头痛、发冷,有的患者只是说话不清,能听见别人说话也理解其意义,想回答但是嘴却不听使唤。家属可能见到患者烦躁不安、走来走去不理人,其意识处于模糊状态。

  更为奇特的是,还有的患者在低血糖发作时急躁到和人打架,或发生阵发性房颤,又或者仅仅感到舌根发麻……

  ☛出现低血糖如何处理?

  出现低血糖时,家庭急救是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有条件者即刻测血糖。如血糖<3.9mmol/L,应立刻坐下,停止活动,进食含糖食物15-20g,如一调羹食糖或蜂蜜、果汁或可乐120~150ml、瑞士糖4~5颗、巧克力5~6块、饼干4~5块等。如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拜糖平、卡搏平、倍欣、伏格列波)的患者,应进食15g葡萄糖,15分钟后复测血糖。如血糖仍<3.9mmol/L,再服前述糖类一次,直至低血糖纠正。如血糖在3.9mmol/L以上,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适量进食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

  如果患者因低血糖出现意识模糊,但还能进食,家属可以给他吃点糖果或糖水,并快速检查血糖。如果无法进食,家属可尝试将蜂蜜或葡萄糖凝胶涂于患者的口腔黏膜使其吸收,同时赶快拨打120。如果病人已经昏迷,应立刻送院急救。   

  怎样预防低血糖?  

  •  

    加强血糖监测,及时掌握血糖情况。  

  •  

    按医嘱正确使用降糖药,勿随意减量或加量。  

  •  

    掌握胰岛素正确注射方法,规范注射胰岛素。  

  •  

    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餐要定时定量,避免空腹饮酒。  

  •  

    合理运动,餐后1小时运动为宜,血糖<5.6mmol/L运动前需适量补充含糖食物如饼干、面包等。  

  •  

    睡前血糖低于5.0mmol/L时,应少量加餐预防夜间低血糖。  

  •  

    对于老年人、血糖波动大、合并多种并发症等特殊人群,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  

  •  

    出现低血糖,要及时查找并纠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尽量避免再次出现低血糖。如反复出现低血糖要及时就医,向医生报告情况,及时调整降糖方案。   

  提醒:患者频发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向医生报告进食量,以判断是否需要更改用药剂量。

  来源:内分泌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