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宴泡汤,介入人员迅速集结
5月3日中午11时50分左右,家住佛山市禅城区的曹先生突发胸痛由家属急送我院急诊科,接诊医务人员迅速为其完善床边心电图检查,结合病史考虑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因患者近期疼痛反复发作,药物效果欠佳,指南推荐应在2小时内为患者行急诊介入手术。心病科值班医师孙石峰立即将患者的详细情况汇报给我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心病科副主任兼介入室主任罗智敏。罗智敏得悉后马上离开家庭聚餐赶回医院。而在祖庙附近准备吃饭的介入护士严金航及技师罗长玮也即刻跑步返回介入室做好术前准备。
12时30分患者被紧急送入介入室,行冠脉造影提示患者一条血管次全闭塞(第一对角支),主要血管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重度狭窄。随后罗智敏和孙石峰一起迅速为患者行球囊扩张术,恢复了闭塞血管的前向血流。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被送往心病科监护治疗。
傍晚再集结,成功抢救两名心梗患者
傍晚时间17时50分,胸痛中心微信群再有新消息,75岁的何叔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颈部紧缩感到我院急诊科,首份心电图提示前壁R波递增不良,心梗定量三项均明显升高,诊断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明确!罗智敏建议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再度集结小组成员从家中赶回医院。患者于18:30行急诊造影提示主要血管前降支(LAD)中段次全闭塞,在介入小组成员的通力协作下,顺利植入一枚药物支架,手术成功!
正当大家准备收工回去吃饭时,我院消化科有急Call!院内收治一名心梗后心衰患者,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再次启动绿色通道行急性心肌梗死紧急介入手术,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三支病变,其中回旋支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即没有血流通过),其它两条血管都是弥漫重度狭窄,病情非常危重!介入成员迅速为其开通闭塞的回旋支,植入2枚药物支架,恢复前向TIMI血流 3级(即正常血流),手术成功!术后患者转送我院心病科监护治疗。
凌晨2点三度集结,挽救濒临心跳骤停患者
次日凌晨1点50分,我院120出车接回一位急性胸痛伴冷汗的70岁男性患者,考虑诊断为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当时患者神志淡漠,收缩压只有70-80mmHg,心率只有30余次,急诊科洪丹东主治医生迅速为其对症抢救,创造急诊手术的机会。介入小组人员披星戴月,第三次紧急集结!2点30分行急诊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近段完全闭塞,远端TIMI血流 0级,2分钟后导丝通过闭塞病变,运用血栓抽吸导管从冠脉内抽出两条长约3cm的红色血栓,并于右冠状动脉植入一枚支架,恢复TIMI血流3级。从患者入门到球囊扩张血管用时仅42分钟!,效率远远优于指南要求90分钟以内开通血管的标准。术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随后收入心内科住院,手术结束时候已接近凌晨3点!
医者仁心,舍小家为大家
尽管劳动节小长假,胸痛中心介入组成员依然如往常一样,随时候命,“只要一有呼叫都是随传随到。”罗智敏表示,由于工作原因,介入组成员早已习惯了随时候命的生活模式,别说出远门,就连吃饭也要选距离医院近的。据悉,罗智敏的妻子李容是急诊科的护士,俩人经常处于随时oncall(在线)的应急工作状态。有次罗智敏深夜急诊介入赶回医院,不得已之下只好将幼小的孩子一同带回放在值班房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医者仁心深深地感动了身边的同事。
心病科室负责人,科室副主任王文会主任医师在五一长假中也不敢外出,其中两天参与一线介入备班。王文会表示,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一旦抢救不及时,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市民如出现活动后胸闷痛或者持续胸痛不缓解,应立即呼叫120或来院就诊,我院胸痛中心24小时为佛山及周边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人:孙石峰
审核:王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