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高血压的患病率快速增长,尤其中青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然而数据显示,目前每10个人中仅1-2人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怎么预防高血压?血压偏高后又该如何控制?
今天,我院心内科贺青军副主任中医师通过中医角度,告诉大家如何通过饮食科学控制血压。
据悉,高血压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其他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可使中风减少35%-40%,心梗减少20%-25%,心衰减少约50%。
但在我国,30-79岁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4.1%,检出率达56.4%,治疗率达到44.6%,控制率只有17.8%;30-79岁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0.2%,检出率达47.7%,治疗率达到35.1%,控制率只有13.9%。
由此可见,尽管高血压的防治已经成了“老生常谈”,但依旧有许多人不知道它,知道了也控制不住它。
怎样才算是血压高?
✔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 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如何精准测量血压?
目前,大多数患者居家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时建议坐位血压。测量前要安静休息5分钟以上,前30分钟禁烟、咖啡、茶,排空膀胱,不要有憋尿感;测量中不讲话,不要盯着血压计的屏幕,要舒适地坐在靠背椅上;袖带缚于测量臂的上臂中部,与心脏处同一水平,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上臂的80%。
贺青军建议,每日要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同时做好记录。一般患者血压目标需控制到140/90mmHg以下。在可耐受条件下,部分有糖尿病、蛋白尿等高危患者,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特殊人群中应该达到更低的血压目标,但这主要取决于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治疗的复杂程度。
只有通过精准测量、有效控制才能保证健康长寿。那么,得了高血压如何有效控制?没有高血压,又该如何预防?中医饮食养生康复方法送上,一起来学习吧!
01/控制食盐摄入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心、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一般是每日3-4g。
平时应注意减少烹调用盐;减少“隐性盐”摄入:如味精、番茄酱、酱油等调味品,又如咸菜、火腿肠、酱菜等腌制品,还有午餐肉、酱牛肉、烧鸡等熟食,以及冰冻食品、罐头食品及方便快餐、零食、饮料等速食食品。
02/粗细结合,饮食多样
《素问·脏器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种饮食结构对于高血压患者体质调养非常有益。
贺青军表示,主食如大麦、小米、玉米、小麦、高粱、荞麦、绿豆、黄豆等谷类及豆类等,也就是常说的五谷杂粮。其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矿物质Ca、Mg,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E、K,对高血压病人就十分有益。因此,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应该粗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足供应。
动物类如瘦猪肉、兔肉、鸡肉、鸽子肉等;菌菇海产类包括香菇、木耳、海带、紫菜、海鱼、虾等,也很适合高血压患者摄入。此外,保证新鲜蔬果的摄入,既能保证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又能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03/饮食有节,饥饱有度
《黄帝内经》提出“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高血压患者进餐必须要有规律,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饮食要有节制,不能过饱或过饥。
贺青军认为,过饱则致脾运艰迟,食物不能及时腐熟运化,滞于中脘而生病。反之,饮食过少,三餐不时或不吃早餐,会使机体营养失调,摄入不足同样会直接或间接地对血压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最好的状态就是‘三分饥,七分饱’。过量饮食不仅使胃肠功能受损,而且加重肝、胰、心、肾等脏器的负担,导致代谢迟钝,脂肪堆集,从而引发多种疾病。”
04/忌食肥甘,植物油为宜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高血压患者过食肥甘则易助阳生热,或生痰化火,使病情加重。故高血压患者食宜清淡,以软食为主。
此外,膳食中应尽量多选用植物油,植物油中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作用。注意,全天烹调油的用量宜控制在20-30g。
05/戒烟限酒,忌辛辣浓茶
高血压患者应戒烟,烟草中含尼古丁较多,吸入过多会刺激心脏和肾上腺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从高血压的调护来看,最好戒酒,或每日摄入酒精量少于20g、相当于白酒40ml、红葡萄酒100-150ml、啤酒300ml。因此,控制烟酒也是高血压患者饮食调摄的重要部分。
可适量饮用绿茶,但忌用辛辣和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浓茶、咖啡等。
日常食材来养生
贺青军也给大家推荐了一些有助于降血压的食材。
☑ 如小米、荞麦面、豆类及豆制品等食物含镁丰富,有助于通过舒张血管来降血压。
☑ 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含丰富的维生素,有利于心肌代谢,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防止高血压病的发展。
☑ 芹菜从中医角度分析,性微寒、味甘苦,有助于清热利湿、醒神健脑、平肝凉血。西医角度看则富含甘露醇等物质,可降低血压及血清胆固醇水平,有一定镇静和保护血管作用。
☑ 山楂的花、叶、果都含有降压成分,主要含山楂酸、柠檬酸、脂肪分解酶、维生素C等,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可降低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从而使血压降低。
☑ 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质,增加钾的摄入量也有助于降血压。
☑ 海带、冬瓜、西瓜、绿豆等食物含钾丰富而钠低,有利尿、降压等作用。
☑ 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酸奶、芝麻酱、虾皮等也有利于控制血压。
结合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贺青军也总结了许多应用得不错的药膳方。
二花鲫鱼汤
做法:菊花、槐花各10克,鲫鱼1条(约250克),鲫鱼煎煮后加入花材炖汤食用。
功效:主治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病。
半夏白术天麻粥
做法:法半夏、天麻、白术各10克,橘皮适量,先将半夏、天麻、白术、橘皮煎煮20分钟后,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煮至粥将成时,调入药汁,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红糖。以文火煨煮10分钟即可,每日1剂,早晚分2次食用。
功效:化痰泄浊,平肝降压。主治痰浊内蕴型高血压。
陈皮山楂钩藤茶
做法:陈皮、山楂、钩藤各10克,乌龙茶5克,泡茶饮。
功效:有助于化痰降脂、降压减肥。主治痰湿内蕴型高血压病,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肥胖症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李华辉、陈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