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误吞带“壳”药片致卡喉,日常服药需小心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2年01月10日 08:17

  近日,佛山市中医院收治了一例误吞尖锐硬锡纸包装药丸的老年病例,脾胃消化科、消化内镜中心相互配合,立即启动应急流程,最终成功取出异物挽救患者,康复出院后患者及家属送上锦旗以表谢意。  

 

  患者送上致谢锦旗

  86岁的成婆婆在服用降压药物时,不慎带同药物硬锡纸外包装一并吞入,造成咽部异物感伴持续性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老人曾尝试大量饮水或吞咽流质食物,但无果。次日老人到当地医院就诊,胃镜报告显示,食管上段可见硬锡纸嵌于食管壁处,难以取出,医生建议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第三天中午老人来到我院脾胃消化科就诊。接诊后,大内科主任兼脾胃消化科主任陈锦锋及主任助理韩宇斌对此病例高度重视,结合当地医院胃镜报告,共同查看患者后立即为其行急诊胃镜检查及内镜下异物取出术。陈锦锋在内镜下观察到硬锡纸仍嵌顿于食管距门齿18cm处右侧壁内,术中几次想通过抓钳将异物取出,但因异物横卡在食道,难度极大,且术中操作出血导致视野不够清晰,于是迅速改变策略。他凭借丰富的经验,通过钳子一夹一松的反复操作,仔细夹取异物松动处,将异物一点一点地改变方向,慢慢地从嵌顿处松脱,历时20分钟终于安全将这块边缘锋利的异物取出。  

 

  陈锦锋主任带领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图

   

  取出的硬锡纸药壳  

  因老人异物卡喉时间过长,随后陈锦锋再次进镜仔细检查,发现食管距门齿21cm右侧壁处有一2mm破口,患者已出现食管穿孔。但考虑到患者穿孔周围食管粘膜充血水肿明显,穿孔位置附近无大血管、气管等重要器官组织,周围粘膜出血量少,异物取出后患者无窒息、气促、胸闷等症状,排除异物损伤重要组织的可能,暂不予内镜下特殊处理,嘱患者术后严格禁食1周,给予补液、止血、预防感染治疗。

  术后,经医护人员保守治疗及精心护理,成婆婆持续好转,两周后终于痊愈出院。家人送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老人更是握住医护人员的手连声感谢。

  陈锦锋表示,误吞、误食异物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常见的异物主要为鱼骨、鸡骨或口香糖等。绝大多数异物均可在食管及胃肠道蠕动的作用下进入胃内顺利经肠道从肛门排出,但仍然存在一些或质地坚硬、或带黏性或有尖锐、突出部位的异物,嵌顿或黏附于咽部或食道内,难以排出。其中尖锐异物有可能穿透食管壁进而损伤周围的大动脉及气管,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救治无效死亡。  

 

  陈锦锋主任(中)操作机器

  (资料图)

  脾胃消化科护士长张魁指出,异物梗阻后人们常用的处理方式多为大量饮水或食流质食物以图将异物冲刷掉,还有人试图饮用食用醋“溶掉”异物。而在此次事件中,患者及其家人对误吞异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耽误了治疗时机,虽然最终医生成功将异物取出,但也造成了食管穿孔,所幸没有伤及大动脉和主支气管,逃过一劫。   

  张魁告诫广大市民,日常需注意观察家里老人服药情况,切勿将带锋利包装如硬锡纸类的药物剪开分装,避免老年人糊涂没拆包装整颗误吞而引发意外,可将药物拆开放入密封药盒,或者购买药袋、封口机进行分装。除此之外,服药进餐时可选择安静场所,吞食时细嚼慢咽,切勿着急。   

  文:吴挺丰、林美容

  摄影:张魁、冯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