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周日要上班,但相信大家春节团圆的心已经迫不及待了!一想到过年期间各种坚果零食、大鱼大肉,忍不住就想大快朵颐。
要注意啦!脾胃病科专家有提醒:春节放纵饮食,可能导致腹胀、便秘、嗳气……脾胃:我真的会谢!春节如何健康饮食?家里老人该注意什么?有哪些饮食误区?来听佛山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邓健敏主任中医师为您解答。
认识中医脾胃
从中医角度,“脾胃”指的是人体的脾经与胃经,只要是参与消化的部位都可以归入“脾胃”,也可以说是整个消化道。
一般来说,脾胃问题分为实证与虚证。实证多表现为口气重、口干、口苦、易饥饿、肛门排气多等,虚证则多为周身乏力、食欲不振、消化慢等,但具体的辨证还要结合舌脉象,不可单纯看表证哦。
春节期间,大家走亲访友、餐食肥腻,导致肠胃负担增加,容易出现腹胀、便秘、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尤其是老人家,咀嚼能力与消化酶分泌下降,情况更为明显。
01.如何避免消化不良呢?
邓健敏提醒市民,饮食要规律,拒绝“饥一顿饱一顿”;建议清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蔬菜为主,减少或不吃煎炸、重油的食物。而在肉类中,鱼肉更为适合老人食用,可尽量选取刺少的鱼类,餐后有条件的建议散步消食。
此外,也不建议吃隔夜的饭菜。由于年夜饭较为丰盛,不少网友戏称年夜饭要从初一吃到初七,这其实是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尽管我们将剩饭剩菜放冰箱,但有些细菌还是可以生长的。
像一些高盐的食物或者青菜,隔夜之后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的物质;海鲜类的食物更是要吃新鲜的。假如真的不舍得倒掉要吃的话,一定要加热到100℃以上,也不建议超过2天。
02.出现肠胃不适能否在家自行服药?
脾胃病科主任助理韩宇斌表示,如果有反酸、胃酸过多等症状,可以备些达喜(铝碳酸镁咀嚼片);如果吃了东西之后总感觉饱饱涨涨、胃动力差、消化不好的话,可以备一些吗丁啉还有莫沙必利片;如果容易拉肚子的话,家里可以备一些蒙脱石散;另外,还可以备一些家里常见的药物,比如藿香正气丸、保济丸、保济口服液、腹可安。
如果是急性胃肠炎,在不确定患病原因前,不建议滥用抗生素。对于轻症的患者,建议控制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如白粥,饮用足量的水分(如口服补液盐溶液)即可,必要时可适量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道粘膜治疗,改善腹泻症状。
如果出现严重剧烈的呕吐和腹泻的话,会很快导致脱水,其表现有虚弱、极度口渴、少尿或尿色加深、皮肤干燥、口干、眼球下陷等,必须尽早至医院就诊治疗。
03.老年人饮食常见误区
老年人的饮食健康,不仅春节期间要注意,平时也要多多关注。邓健敏表示,老人家易出现健康焦虑,轻信他人建议,出现偏食、过度进补,或者以麦片或者粥取代吃饭等饮食问题。
1.真正的“补品”应该是注重饮食均衡,可遵循“多种少量”的进食原则,保证微量元素的摄入;
2.进补应在医生进行体质辨证后进行,切忌盲目进补。一般来说,体质阴虚人群不适合大量进补人参、鹿茸、当归,容易上火,山药、莲子、芡实、百合等平补食物则更适合大部分人群;
3.不可“以粥代饭”,应保持“咀嚼进食”。咀嚼可以活动咬肌,帮助分泌唾液,利于消化。咀嚼中的叩齿动作也可固肾,加上长期食粥还会导致餐后血糖快速升高,麦片代饭等也同理。
04.养护脾胃的日常建议
邓健敏提醒,想要脾胃健康,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保持乐观开朗。另外,下面3个小贴士也有助于养护脾胃:
1、喝陈年普洱茶,不刺激胃酸分泌,同时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
2、用焦三仙(即焦三楂、焦神曲、焦麦芽)泡水服用,焦也就是炒制过的,适合消化功能较差者,老人、小孩都适用;
3、家居常备消化药品:保和丸、保济口服液、藿香正气丸等;
立春将至,喜欢煲汤的市民也要注意,选择清润的药膳更为适合,可选择用鸭胗煲西洋菜、清补凉煲瘦肉等,除了能补肺气,对流感防治也有所裨益。
来源:脾胃病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