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学》大片上演
相比夏天的“长”假期
学生哥的寒假
多了另一种令人甜蜜的烦恼
过年收到来自家人们添菜的疼爱
很容易就发生“胖若两人”的悲剧
加之,过年期间
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
各种油腻的年货
熬夜、饮食不定时等等习惯
均会对身体健康构成一定影响
(吴舒颖摄)
如何避免学生哥在假期结束后
发生因肠胃负担加重
而引起的消化系统问题
如上火、消化不良
甚至是急性消化系统疾病呢
我院脾胃消化科邓健敏主任中医师有妙招
由于春节期间不少市民进食生冷海鲜,又或熬夜、饮酒、大鱼大肉,加上吃多了油分较重的果仁类食物,便容易诱发肠胃消化问题,如果出现胃胀、嗳气、放屁较多、呕吐、腹泻、舌苔较厚,都可考虑有吃滞的可能。而体内积滞,也容易造成上火。一般来说,如果出现口干、口苦、口腔溃疡、口气、睡眠差乃至出现皮疹,都是上火的常见症状。开学之后,这类症状尤其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家长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方法为孩子调节。
吃滞了,怎么办?
邓健敏表示,假期结束后,孩子的饮食可回归三餐准时。此外,还应荤素配合,不要暴饮暴食,避免熬夜。同时控制肉量,以及果仁类、煎炸类食品。
一旦出现吃滞的情况,市民可尝试做消滞茶,这里推荐的“焦三鲜茶”,主要成分为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5克,加少量绿茶泡茶饮用,如果脾胃功能不是很好,绿茶可以改成普洱茶,均有消食作用。此外市民也可以尝试水果茶,譬如用柑橘、山楂、苹果、百香果等DIY水果茶,帮助消食。
另外市民也可尝试进行中医理疗,包括按揉大陵穴、足三里、中朊穴等,对治疗口臭、胃痛、呕吐、消滞等均有疗效,如果脾胃较虚弱的病人,可改成艾灸,效果也不错。
(点击视频了解更多)
上火了别乱“降火”
如果因饮食不节制而导致上火等症状,很多人会第一时间会想到喝上一碗降火的凉茶或食用一些较为寒凉的食疗。邓健敏就提醒,这是很多人,尤其是广东人容易出现的错误认知。其实在如今冬春交界的天气之下,乱吃寒凉、降火的中药或食物,不仅难以起到降火的功效,更有可能损伤脾胃。由于很多上火的症状都是由于积滞所致,所以“降火”的关键在于消积滞。
邓健敏建议,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火的症状,可以适当进食消滞的食物以作调理,如粗粮、水果、蔬菜等,以达到清热消滞、化解积滞的目的。
食材方面,萝卜是消积滞、预防上火的佳品,可以多食用。而木瓜里面含有消化酶,与苹果、瘦肉一起煲汤可起到帮助消化的功效。而以淮山、小米加入陈皮熬制的粗粮粥也是一道消滞防上火的食疗佳品。
防上火食疗推荐
01
木瓜苹果瘦肉汤(2人份)
材料:木瓜100克,苹果200克,猪瘦肉150克
做法:木瓜去皮去籽,洗净切块;猪瘦肉在清水中泡去血沫并洗净,切成宽条;苹果洗净去皮去核,切块;锅中加六成满的清水,将木瓜、猪肉、苹果、桂圆放入,用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煮50分钟。
02
淮山小米陈皮粥(2人份)
材料:小米半杯,淮山一小段,陈皮一片
做法:淮山去皮洗干净,切小片;小米淘好;陈皮洗净;锅里放2-3碗水,放入小米、陈皮煮沸之后调小火继续煮;放入淮山,直至粥的米汤稠密,关火。
宣传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