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今年的主题是爱护关节,远离关节炎,说到关节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事实上,年轻人离关节炎并没那么远,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约有3.55亿人,我国目前关节炎患者预估有一亿人以上,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中,关节炎的发病率极高,其中有超过200种由风湿病及其他原因导致,而最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和骨关节炎等,怎样判断是由风湿病所导致的关节炎呢?我们平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由我院风湿免疫科郑宝林主任中医师,带大家一起来探秘类风湿关节炎。
Q1: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A: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表现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导致骨质变形和关节残疾,还会累及关节外其他脏器,是风湿性疾病中一种常见慢性疾病。
Q2: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症状?
A: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和疼痛,但通常在疾病早期,疼痛往往并不严重,更多的仅表现为酸胀不适。遇上天气变化或过度劳累后症状会加重,经过休息后即可减轻;因此,有些人会抱有“忍忍就过了”的想法,直到疼到受不了才去医院就诊;对于关节疼痛不应 一“忍”再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Q3: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危害?
A:1、关节肿痛、关节功能受限;2、关节破坏畸形;3、并发症多、脏器损害;4、生活质量、工作能力下降;5、预期寿命缩短。
得了类风湿关节炎,该怎么办?郑宝林给大家以下几点防治建议:
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贴士
郑宝林指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致残性疾病,目前医疗水平不能“断根”,但可以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启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治疗是成功的关键,从而阻止预防关节受损、破坏,避免致残。
1、营养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有不可或缺的关系,维生素D具有多种免疫抑制效应,因此,适当晒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对类风湿关节炎是有益的。
2、益生菌具有抗炎特性,幼年时期肠道菌群失调也被认为可能跟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存在关联,所以,提倡母乳喂养,可以减少下一代风湿病的几率 。
3、饮食方面建议多吃发酵奶制品、酸奶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
1、糖皮质激素;
2、抗炎止痛药物;
3、传统DMARDs: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柳氮磺吡啶等;
4、抗细胞因子治疗:TNF抑制剂、白介素抑制剂、JAK抑制剂。
郑宝林提醒,我们在规范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应注意药物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血液系统、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免疫抑制、骨质疏松等。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停药并咨询专科医生。
中医治疗有妙招
郑宝林提到,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黄帝内经》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湿关节炎病种繁多,治疗因不同病因而异,具体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用药的侧重。此外,还可以配合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推拿、膏药外敷、中药封包、火罐等,如我院自制的伤科黄水、清香止痛乳膏等,可以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更好地防治关节炎,对于缓解症状都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内治疗法:类风湿性关节炎不需要特别忌口。一般而言,饮食要清淡,尽量丰富多样,才能保证营养全面、合理。另外,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炎症消耗,应多食用富含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针对不同体质,也有不同的调养方案:
1.寒湿质
宜食用温经散寒除湿之品,如羊肉、牛肉、山药、红糖、姜等。
2.湿热质
宜食用清热祛湿之品,如薏苡仁、赤小豆、扁豆、苦瓜、冬瓜、丝瓜、绿豆等。
3.气血两虚质
宜食用补益气血之品,如大枣、黄芪、党参、山药、阿胶、鸡肉、黑芝麻、龙眼肉等。
4.肝肾亏虚质
宜食用补益肝肾之品,如甲鱼、枸杞子、鸭肉、鹅肉、芝麻、黑豆等。
另外,日常生活中的调理也有助于改善各种风湿性关节炎的预后。
日常调理建议
1.避免劳累,注意休息;2.保持心情舒畅;3.适当的功能锻炼;4.防寒保暖保护关节;5.控制体重;6.均衡饮食与用药。
来源: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