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谷雨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我们一起来听听风湿免疫科陈君立主治中医师的建议吧!
谷雨时节,品茶尤佳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谷雨时节特别适合耕种。《群芳谱》中曰:“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春耕时节,田中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最需要雨水的滋润。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降雨量逐渐增加,润泽大地,万物生长。
另外,谷雨时节也特别适合采茶品茶,正所谓“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明朝茶人学者许次纾在《茶疏》中指出,谷雨是采茶的好时机——“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此时节的杭州龙井茶、黄山毛峰等都是大家喜爱的名茶。
陈君立表示,在不同节气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节气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养生,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等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保健目的。为此,他给市民提供了3个方面的贴士——
饮食宜忌
饮食方面,可少量进食一些辛甘之品以发散阳气,如葱、枣、花生等,同时搭配时令蔬菜。但不宜进食大辛大热之品,如羊肉、麻辣火锅、花椒、鹿茸、附子等。
其次,要避免补肝过度,调养应以柔肝为主。据陈君立介绍,因为谷雨时节人体肝脏处于极其旺盛的状态,春天属木主肝,若肝木太过则易导致脾土虚弱而内生湿浊,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这时可以吃一些祛湿的食物,如扁豆、赤小豆、茯苓、薏米、冬瓜、莲藕等,对于祛湿健脾是非常有效的。
另外,谷雨前后脾气较为旺盛,平素体质虚弱的人更要抓住这个机会进补,多吃一些健脾、益气、补血的食物以增强体质,适当进食红糖、淮山、龙眼肉、大枣、莲子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药膳
★鲫鱼赤小豆汤★
鲫鱼800克、赤小豆150克、陈皮2克、葱姜、食盐、食用油等。鲫鱼煎制后加入材料煲汤饮用。
鲫鱼味甘性平,有健脾利湿的作用;赤小豆利水祛湿,适合脾胃虚弱、食少纳呆、疲倦乏力、水肿等人群。
★淮山薏米粥★
淮山100克、薏米100克、大米100克、瘦肉片50克,共同煮粥。
淮山健脾胃、益肺肾;薏米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有助于健脾祛湿。
★黄芪枸杞菊花茶★
可用黄芪10克、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煮水当茶饮。
谷雨时节,肝旺气伏,以上材料泡茶有益气健脾、疏肝清热的功效。
起居调摄
我国有一句流传已久的养生民谚,“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随着气温回暖,人体腠理疏松、毛孔放大,皮肤末梢血管的供血量增加,尤其到谷雨节气后更为明显。此时,人们往往容易感到身体困乏,就是所谓的春困。陈君立建议,大家可适当调整睡眠时间,晚睡早起,有利于人体阳气宣发。
另外,春天宜宣发,天气晴朗时适宜到户外散步,也可饭后、睡前闲庭漫步,不仅可消食化气,还可排解思虑、条畅气机、休养神志。
陈君立表示,遇事应懂得调节情绪,切忌大动肝火或忧愁焦虑,也可以采用春游、露营、打球、打太极、跳广场舞等运动调节情志,舒畅心情。
近期,我院还拍摄了八段锦跟练版视频,大家也学起来吧▼
防病提醒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加大,要防湿邪侵入人体,出现肩颈痛、关节疼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等症。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还要预防花粉过敏,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发作。
此时气温虽以晴暖为主,但早晚温差较大,乍暖还寒。因此外出应注意保暖,穿上防风、防雨的衣服,预防春瘟、流感和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的发生。
4月20日也是世界痛风日,陈君立也提醒各位痛风患者应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
☑ 限酒(尤其啤酒和烈酒)。
☑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动物内脏、海鲜、鱼类、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牛奶、蛋类的话,痛风患者可以食用,但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需注意蛋黄不要过量。
☑ 减少高果糖饮料的摄入,果糖代谢过程会促进嘌呤合成导致尿酸升高。
☑ 火锅、炖汤等久煲久煮的饮食方式都不宜。
☑ 大量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伴肾结石者最好能达到2500毫升。但肾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异常者要根据病情限制水的摄入量。
☑ 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等。
☑ 食用低脂或脱脂的乳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和低热量酸奶。
☑ 不推荐但也不限制豆制品的摄入。
☑ 食用咖啡和樱桃可以减少急性痛风发作的频率。
☑ 无需刻意补充维生素C。
陈君立称,建议所有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控制<360μmol/L,严重痛风患者<300μmol/L,但不推荐将血尿酸长期控制在<180μmol/L。血尿酸长期控制在<360μmol/L时,不仅可使尿酸盐结晶溶解,晶体数量减少、体积缩小,同时还可避免新的结晶形成。
来源: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