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脑血管介入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医疗技术,通过血管内的操作来诊治脑血管闭塞、脑血管狭窄、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期我院便收治多个疗效显著的病例,体现了我院卒中中心的综合救治水平以及脑血管介入团队的技术实力。
案例一:51岁的郑先生中午11:30出现头晕、天旋地转感,头位变化症状加重,伴出汗、胸闷、视物模糊,呕吐非咖啡色胃内容物3次,晚上20:00症状持续加重,妻子立刻把他送往我院急诊科。到院时郑先生已处于昏迷状态,呼之不应。急诊查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请脑病二科会诊,考虑急性脑梗死,但因患者发病已超6小时,无溶栓指征,查头颈部血管CTA提示“右椎动脉V4段完全闭塞”,考虑脑部大血管急性闭塞引起急性脑梗死,有脑血管介入手术指征。
此时患者若不行脑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能会发生大面积脑干梗死,直接危及生命!会诊的张程中医师与患者家属耐心沟通,患者家属了解其病情严重性后,同意了介入治疗。卒中绿色通道迅速启动,作为卒中中心介入团队的主力,脑病二科副主任王学文放下了手中的事情,立刻从家中驱车回院,主任助理陈文霖也放弃久违的年假立马赶往医院。经过急诊科、脑病二科、医学影像科的通力合作,顺利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术+介入取栓术,术程顺利,术后患者送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专业监护治疗。患者复苏后,生命体征稳定,转脑病二科继续神经康复和中风“三早”治疗。在整个卒中中心的密切配合和精诚合作下,郑先生经过几天的治疗便迅速恢复,出院时仅余右上肢轻微乏力。
郑叔救治前
郑叔救治后
案例二:另一位66岁的戴叔早上开始出现头痛、言语欠流利的症状,后经家属观察发现有持续加重的迹象,遂报120并由我院出车接回。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进展性加重,出现意识不清、右侧肢体乏力加重、反复呕吐。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椎动脉末端及基底动脉中下段管腔完全闭塞;脑动脉硬化;考虑双侧小脑半球、左枕叶及脑干灌注异常。脑病二科介入团队接到会诊后,考虑戴叔发病时间不明确,目前意识不清,无溶栓指征,但有急诊介入指征,经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完善签名手续后,马上把患者送介入室行脑血管造影+取栓术。术中患者病情极其危重,反复呕吐胃内容物。脑血管介入团队通力合作,终于把患者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术后戴叔转NICU监护治疗,复苏后在脑病二科继续予神经康复和中风“三早”治疗。经过卒中中心团队的数天来的精心治疗,患者出院时仅遗留右侧肢体乏力。
戴叔救治前
戴叔救治后
脑血管介入技术实力在线
佛山市中医院作为国家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具有完善的急救流程和绿色通道制度,其中脑血管病诊疗小组24小时待命,急诊、NICU、麻醉科、影像科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类似上述的例子数不胜数。另外,脑病二科近期还积极开展择期介入手术治疗,包括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大脑中动脉血管成型术、大脑前动脉球囊扩张术、椎基底动脉血管开通术等,均取得良好疗效,获得患者及家属一致好评与认可。
王学文介绍,近几年该科介入团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改进介入手段,引进高新设备与介入材料,应用新的手术路径、新的材料和新的影像导航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安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另外,该科还注重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通过内部培训年轻医生、外送到国家级介入中心进修等方式,不断壮大队伍实力。同时,团队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体医疗水平。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团队的学术地位,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秉承“创新、协作、奉献”的理念,该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精湛的技术、贴心的关怀和有效的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好评。王学文表示,展望未来,团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继续为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贡献佛中医力量。
作者:刘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