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这12种高危因素,牢记“中风120”,守护秋冬脑健康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10月30日 08:47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体医融合,战胜卒中”,宣传口号是“卒中,重在预防”。今天,佛中医卒中中心就来给大家讲讲卒中的治疗与预防。 

  牢记“中风120”,守护脑健康  

  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样,取决于病变部位、范围及血管受损的严重程度。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突发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成双、偏盲、行走不稳、言语不利、口角歪斜、流涎、肢体麻木无力等;全身症状包括意识障碍等

  我院脑病二科副主任王学文副主任中医师表示,为了家中老人的健康,大家要记住“中风120”,以快速识别脑卒中。所谓“中风120”是一种适用于国内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以上三个信号,请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前往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完成头颅CT、核磁共振(MR)、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相关检查,明确出血或缺血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提高公众对卒中的认识,加强卒中的预防和救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治疗,比如静脉溶栓、取栓、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案,以使得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达到最小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庭、社会的负担。  

   

  一体化卒中诊疗服务凸显优势  

  我院卒中中心拥有一支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急诊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中心配备了双C臂DSA、一站式CTP+CTA、3.0TMR等先进医疗设备,为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双C臂DSA

  我院的脑血管介入团队更是不断壮大,通过技术创新改进介入手段,引进高新设备与介入材料,应用新的手术路径、材料和影像导航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安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术后,配合广东省名中医谭峰教授关于中风中医“三早”治疗(早期活血化瘀、早期情志调理、早期综合康复)的理念指导,搭建起卒中诊断-治疗-护理-康复-随访中西医结合一体化平台  

  我院开设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据悉,王学文师从国医大师熊继柏,对于中医中药诊治卒中患者也有独特的见解。卒中古称“中风”,在中国医学史上有着悠久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中风的描述,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中医对卒中的认识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病突然,因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血脉瘀阻,脑失所养,脑窍闭阻,引发中风之症

  临床上,汤药可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安宫牛黄丸、解语丹、涤痰汤、补阳还五汤、地黄饮子、小续命汤等。王学文提到,如对于气虚血瘀型卒中患者,可采用补气活血、通络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痰热蒙蔽型患者,则可采用清热化痰、开窍醒神的方法进行治疗。

  除中药治疗外,该科还采用多种非药物疗法治疗卒中,如针灸疗法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推拿按摩、火龙罐、游走罐等可舒筋活络、缓解疼痛;康复锻炼疗法则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吞咽训练促进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这些非药物疗法在卒中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可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疗法多种多样 

  高危人群应及早干预   

  卒中的治疗虽为重要,但其预防更是关键。王学文建议,卒中高危人群应及早进行干预,通过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药物治疗等措施,可较好地降低卒中的风险。

  基础疾病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就需要特别警惕。

  2.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微循环障碍和动脉硬化,从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3. 血脂异常:高胆固醇和(或)高甘油三酯水平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4. 心脏疾病:如房颤、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会导致心脏内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堵塞脑血管,引起脑卒中。

  生活习惯与行为因素

  1. 吸烟:长期吸烟会导致动脉硬化、血小板凝聚和动脉斑块形成,进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2. 酗酒:无论一次醉酒或长期大量饮酒,都会增加脑出血的概率。酒精可通过升高血压,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心律失常、降低脑血流量等引起脑卒中。

  3. 饮食不当:高盐、高脂、高糖等不健康饮食习惯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进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4.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管弹力减弱,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其他因素

  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2. 家族史:有卒中家族史的人群,其发病风险也相对较高。如果直系亲属中有多人患有脑卒中,那么个体发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3. 超重与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者,往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且运动量较少,容易成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4. 易激动性格:性格容易着急激动的人群,由于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导致血压波动,从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针对卒中高危人群,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来降低发病风险。王学文表示,这类人群应管控高危因素,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心脏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温馨提示

  佛山市中医院脑病科于1号楼2楼专科门诊设立卒中筛查门诊,为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卒中风险,进行专业的评估,以便及早干预。如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可根据需要前来就诊。  

  作者:刘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