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中心受邀在国家级学术会议分享乳腺癌中医治疗经验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12月18日 11:41

  为推动中医肿瘤学术进步,打造青年人才交流平台,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2024年中医肿瘤青年学术会议于11月28-29日在深圳召开。本次会议为较高规格的全国性学术活动,云集国内众多学术大咖。我院肿瘤中心梁贵文副主任中医师受邀参会并作精彩报告。    

  梁贵文的报告通过一个运用中医中药联合颊针外治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回流障碍的成功案例作为切入点。该名58岁的乳腺癌患者来诊时已经过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治疗1年,近5个月出现右手麻木肿胀,范围及腋下,按之皮肤紧绷感,无明显凹陷,有咳嗽咳痰、咽干不适、耳鸣、晨起口苦等症状。B超提示患者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大处约为23mm×11mm。经辨证论治后,梁贵文在肿瘤中心创制的乳腺癌专病协定方“乳积方”的基础上,加入了通经络、利水消肿的药味,同时还给患者施予颊针治疗。通过中医药内服外治,后续复诊时患者右手麻木肿胀逐渐缓解,诸症明显减轻。复查B超提示左右腋窝均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  

  梁贵文表示,乳腺癌术后淋巴结水肿多发于术后及放化疗后,此时癌毒未消,极易走窜,正逢患者体虚无力制邪,气血运行受阻,血水不利,溢于肌肤,则见水肿。中药汤剂配合颊针治疗,不仅能通过内服调理患者体内气机,恢复其功能,还能通过穴位的刺激作用使受损或阻塞的淋巴管重新开放,尤其是刺激对淋巴回流至关重要的微血管,从而帮助缓解疼痛、促进愈合。颊针刺激还可以激发机体的应激效应,解除各种心理原因导致的肌肉紧张,使患者处于身心松弛状态,体现了颊针“身心同调”的优势。  

  乳腺癌是我院肿瘤中心的专科优势病种之一。多年来该中心一直围绕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深挖钻研。其中,对“乳积方”开展多项大型临床及基础研究,研究成果曾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专科学术带头人田华琴教授被选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牵头编写《岭南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乳腺癌诊疗方案入选佛山市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目录。

  据悉,此次会议的参会人员对我院肿瘤中心分享的成功经验反响热烈。梁贵文表示,通过高水平学术会议的交流,也学习到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对科室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启迪作用,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