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港星去世,这个地域性超强的癌症怎样防?专家有话说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09月25日 11:31

  近期,香港老牌影星徐少强不幸因食管癌离世,令人十分痛惜,不少广东人都非常熟悉他的作品。而在今年,“食管癌”这个疾病已经多次出现在热搜中,到底什么是食管癌?有哪些诱因?为何如此高发?平时又该如何预防呢?我院肿瘤中心主任陈学彰来给大家做科普。  

  陈学彰表示,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从生长形态来说,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和缩窄型,从病理类型来说,可分为鳞癌、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等。

  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约22.4万例,死亡18.75万例,分别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4.64%和7.28%。更值得让人思考的是,我国的新发病例数达到了全球新发病例的一半,其地域性特征可见一斑。

  据陈学彰介绍,食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长期吸烟、饮酒,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以及缺乏某些营养素等。而据研究称,太行山区(河南、河北、山西交界)在饮食上有吃酸菜等腌制品的习惯,潮汕地区及四川盆地常吃生滚粥、工夫茶、火锅,新疆哈萨克地区常吃熏烤食物,因此,该3个地区均为食管癌高发区。其中太行山区发病比例达到每10万人就有32个食管癌患者

  Q1:发现即晚期?

  食管癌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那如何才能在早期就发现食管癌的迹象呢?陈学彰表示,胃镜是体检中最值得推荐的筛查方法,推荐高危人群每5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而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则包括:

  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

  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

  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病史;

  存在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患有慢性食管炎、巴雷特(Barrett)食管、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

  有食管的癌前病变诊疗史。如出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Barrett食管者,建议该类患者胃镜检查频次缩短至每年1-2次。

  除了胃镜外,诊断食管癌还可以通过CT、钡餐实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确诊。

  Q2:如何治疗食管癌?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众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情况制定。中医对食管癌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描述,书中提到“三阳结谓之膈”“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则吐”等食管癌的症状以及病因病机的剖析,为后世对该病症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后世医家也对该病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如明代张景岳所写的《景岳全书》中写道“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指出了情志、劳伤、酒色等因素与噎膈发病的关系。清代医家王清任认为,噎膈的形成与瘀血阻滞有关,其创制的一些活血化瘀方剂,对噎膈的治疗有一定的启示。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的医案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噎膈的医案记录和治疗经验,对噎膈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陈学彰表示,中医治疗食管癌可以贯穿疾病治疗的全过程,甚至在癌前病变时期就可以开始介入干预。

  虽然食管癌较为凶险,但经过治疗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我国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经较前有所提高,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Q3:如何预防食管癌?

  1、戒烟限酒。

  2、合理膳食。避免长期进食过热、过烫食物,减少腌制、烧烤类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做到细嚼慢咽。

  3、减少环境污染接触,注意食品安全。  

  文:陈锡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