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因病离世的消息,受到广大网友关注,有媒体透露,79岁的宗庆后在春节前因肺癌病重,住进了ICU。一时间,他的离世也引发了社会对肺癌的关注和思考。我院肿瘤中心主任陈学彰教授指出,肺癌发病隐匿,预防胜于治疗,大家平时应该避开哪些高危因素?一起来看看。
肺癌是一种来源于肺部组织的恶性肿瘤。据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87.1万,新增肺癌死亡病例约76.7万,分别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病例的18.1%和23.9%,数据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形势不容乐观。
尽管肺癌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但长期吸烟仍然是肺癌的主要诱因之一。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有害物质通过吸入人体后,会引发肺部细胞的异常增生,最终形成肿瘤。此外,环境污染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也是肺癌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暴露于工业废气、车辆尾气等污染源中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肺癌。另外,肺癌的发病因素还跟慢性肺病、遗传因素等相关。
虽然肺癌的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但预防仍然最为重要。首先,对于吸烟者来说,戒烟是预防肺癌的首要措施。此外,避免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减少二手烟的接触也是重要手段。陈学彰建议市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体检也能帮助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未病先防,顾护正气
陈学彰表示,肺癌防治,中医药可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肺为人体的重要脏腑之一,主调节气机,控制呼吸,与大肠相表里,肺主肃降清肃,协调气机,调节水液代谢。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从中医角度来看,与体内的正气亏虚、气机失调、阴阳失衡、邪毒郁结等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人体的正气充沛、阴阳平衡,那么各种邪气,即包括来自身体自身的和来自外界的致病因素都不会产生或侵入,身体就能够保持健康状态。
陈学彰教授出诊
如何顾护、增强正气呢?《黄帝内经》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人只要心平气和,没有忧思杂念,正气、元气就能顺从而调和,精气神充沛,疾病就无从发生,自然能健康长寿,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顾护正气非常重要。而起居规律、劳逸适度、睡眠充足对于正气的调养也意义重大。
既病防变,早诊早治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常见的肺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中医药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然而,由于肺癌的隐匿性和侵袭性,许多患者往往在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这大大降低了治疗的效果。因此,寻找更有效的肺癌检测和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成功率,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既病防变”也是中医学重要的观念,不仅要截断病邪的传播途径,而且要根据病情发展规律,实施预见性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转化。由于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定期体检,早期筛查尤其重要,低剂量螺旋平扫CT目前已成为肺癌的常规筛查手段,具有辐射小、成像清晰等优点。
低剂量螺旋平扫CT的普及也使得肺结节的发现率越来越高,部分肺结节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现,如果不干预,后期可能发展为肺癌,然而对于肺结节的治疗,目前除手术之外,暂无有效的药物措施。
中医药或将成为预防肺结节恶变的有效方式。近日,我院肿瘤中心承担了一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项目《益气除痰优化方预防高危结节进展临床研究》。该研究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教授牵头,参与单位还包括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全国12家三级甲等单位,主要针对的受试者为≤8mm的混合性磨玻璃肺结节患者,予以益气除痰优化方干预治疗,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中。
陈学彰与导师林丽珠教授
瘥后防复,提高生活质量
“瘥后防复”是在疾病初愈时,采取巩固性治疗措施,并通过预防手段,防止疾病复发。如果“瘥后”调养不当,病根没有完全祛除,受某种因素诱发可能导致旧病复发或滋生其他疾病。
早期与晚期肺癌治疗方案
1 ► 对于早期肺癌手术后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药治疗预防复发。
2 ►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在使用放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手段的过程中,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减轻放化疗等手段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我院自研两款缓解放化疗副作用的药膏:健胃消积膏、回元生血膏
作者:张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