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白血病一直是血液内科医生的心头痛,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对化疗耐受性差,更易发生感染问题,导致老年急性白血病,预后效果不佳、生存时间短。那么,老年人得了急性白血病是否可以康复?
今年,佛山市中医院肿瘤中心二科收治了一位高龄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病人是85岁的苏阿婆,半年前因跌倒致右足背疼痛住院,住院后发现贫血、血小板、白细胞下降,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对症处理后出院。出院后苏阿婆的病情未得到控制,身体条件每况愈下。经过多方了解,苏阿婆及其家人选择了佛山市中医院肿瘤中心二科(血液科),通过进一步的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肿瘤中心二科主任李宏良初诊时发现苏阿婆已经中度贫血,血小板也已经掉了将近一半了,而且骨髓中有大量的白血病细胞,若不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病情将会迅速加重,出现严重感染、皮肤内脏出血等致命问题,但苏阿婆已经85岁高龄,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加上白血病的折磨,身体状况很差,难以耐受常规化疗。
李宏良为苏阿婆评估病情
李宏良和团队成员迅速展开病情讨论,根据相关检查结果并结合以往治疗经验,为苏阿婆制订了强度温和的免化疗治疗方案。
值得高兴的是,苏阿婆年纪虽大,心态却非常好。经过近1个月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婆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得到了有效控制,病情逐步好转,顺利康复出院。半年来,苏阿婆定期返院巩固治疗,目前血常规已经接近正常,复查骨髓也未见到白血病细胞,达到了临床上的完全缓解状态,这预示着苏阿婆会有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苏阿婆病情逐步得到好转
老年急性白血病常识
老年急性白血病:指患者发病时年龄大于60岁的急性白血病。
1.诱发因素:
包括接触化疗药物、受到电离辐射、此前患血液病及部分先天性疾病等。
2.临床症状:
贫血: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佳、头晕乏力、心悸气促、面色萎黄等。
感染:急性白血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白血病细胞为幼稚的白细胞,其生理功能欠缺,加之老年人的免疫功能较差,往往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
出血:急性白血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血小板的数量减少,往往容易出血,主要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瘀斑瘀点、牙龈出血、口腔血泡、严重的会出现消化道出血、颅脑内出血等,严重危及生命。
其他:临床上还会出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皮肤损害、骨和关节疼痛等。
3.诊断:
血常规发现不明原因的白细胞异常升高或降低、贫血、血小板降低症状。可通过骨髓涂片、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查等来排除或确诊急性白血病。
4.治疗难点:
年轻患者可通过强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然而老年患者体能状况偏差,加之合并心脑血管、内分泌等基础疾病,对以上两种方式均难以耐受。
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李宏良及其团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成功治疗多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超过75岁的高龄患者不在少数。李宏良表示,“针对老年急性白血病人的特点,采用新型靶向治疗及温和的化疗方案联合中医药补益法,是我们在长期临床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
白血病属于邪毒内生及气血亏虚,中医药治疗需辨证施治。老年人正气不足,气血亏虚,阴阳不调,因此需要大补元气,平衡阴阳。但一味地补益元气并不足以治病,因为该病的另一特点是邪毒太盛,邪毒不去会导致患者进一步虚弱,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还需要结合现代医学化疗手段,快速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但过强的化疗方案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此对老年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十分重要。
李宏良指出,老年急性白血病并非都是不治之症,如今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对症新药层出不穷,再结合中医药措施,将不断提高患者的缓解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老年白血病患者不要放弃希望,要树立信心,配合医生,顺利度过每一次治疗,最终战胜病魔,拥抱美好生活!
供稿:肿瘤中心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