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佛山市骨科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创新器械应用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正式在佛山市中医院挂牌。在传承传统正骨基础之上积极拥抱前沿技术,培训中心的成立将为我院乃至全国骨科医疗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医工融合也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我院党委书记蒋开平,党委委员、副院长周杰,党委委员、副院长陈苹,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木谷)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挂牌仪式。
据骨伤九科(关节专科)副主任邹勇根介绍,培训中心课程由我院老年骨科病房与长木谷团队精心设计,主要针对长木谷自主研发生产的人工智能骨科数智手术机器人的AI人工智能软件系统、导航方案及全套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涵盖了AI骨骼重建、3D打印骨骼模型及导板的使用,骨科机器人技术的理论基础、操作技巧、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这次系统化的教学,培养出一批理论扎实、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骨科专业人才,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邹勇根表示。
院领导了解培训中心建设情况
长木谷副总裁陈鹏也表示,将全力配合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助力培训更多的佛山地区乃至广东省基于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的人才。
近日,2024首届“南方骨科”大会暨骨科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创新大会在佛山圆满举办。佛山市医药健康产业专班负责人、市委常委周紫霄致辞时指出,希望发挥佛山骨伤科全国知名和长木谷在骨科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强强联合,医工融合,促进佛山市医药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骨科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建立一个集教学、科研、临床实践于一体的骨科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创新器械应用培训中心,既是深化医疗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号召的实际行动。周杰在致辞中强调,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培训中心将依托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实战演练,着力培养一批既具备深厚医学功底又精通 AI 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医院乃至全国骨科医疗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随后,蒋开平带队到位于骨十科的培训中心参观并提出,在AI+骨科医疗的强强联合中,双方团队应做好医院骨科医疗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争取孵化国家级科研课题及更多新的前沿技术,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享受到同质化的骨科诊疗服务。
蒋开平(左2)等了解培训中心的课程安排
当天,培训中心成立后的首次培训也顺利开展,由长木谷团队为我院骨关节中心骨干医生进行膝关节及髋关节的人工智能骨科数智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培训。据悉,该人工智能辅助关节置换手术模拟系统也是全球唯一一款获中国NMPA、美国FDA双证批准上市的AI+骨科治疗类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获工信部国际领先认证。其优势在于术前可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层层迭代,为主刀医生提供精准的手术路径规划,术中则运用独特的算法,实现实时随动功能,以保障截骨的精度。此外,该手术机器人还可搭载不同骨科适应症模块,未来还有机会拓展其他骨科应用及诊疗模式。
开展首次培训
相信在“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汇聚各方资源,聚焦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及新产品,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融合,我院骨科手术机器人中心的发展将在AI技术的加持下再次按下“快进键”,同时我院也将为广东乃至全国骨科医疗技术的提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并为广大骨伤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与福音。
文:李晔至
摄影:冯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