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骨折后发热
骨折后发热有的是由于淤血留滞于局部,积淤化热.也称为血肿瘀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C .有的是由于开放性骨折或创伤伤口感染而致发热。患者表现为全身高热;有的是由于失血过多导致阴虚潮热、盗汗。前两者应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后者则应滋阴、补血、清热。
丹参桃仁白薇粥 桃仁 10克(去皮尖),丹参15克,白薇10克,粳米50克,将桃仁研碎,与白薇,丹参同煎取汁去渣,与粳米同煮为粥。温服适量。有清热、凉血、化淤之功效。适用于损伤后淤血发热、大便干结等症。
地黄枣仁粥 生地黄30克, 酸枣仁15克, 粳米50克 ,先煎地黄、枣仁煎取汁,用汁煮米为粥,食之。有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功效。适用于损伤血虚发热。
二、骨折后腹胀
骨折后腹胀多由脊椎骨折,脱位,或骨盆骨折及髋部骨折等严重损伤之后或并发因骨折后腹膜血肿刺激胃肠道,或因长期卧床致胃肠功能减弱所致。前者宜活血、理气、化淤。后者宜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山楂粥 山楂 10-20克 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山楂洗净,加清水适量,文火煮至原水量的 2/3,去渣取汁,加入洗净的粳米煮粥,待粥成后加入红糖,随量食用。有活血化瘀、消食健脾之功效。主治骨折后腰腹疼痛、胀满、不思饮食。
白术茯苓猪肚粥 白术30克茯苓15克槟榔10克猪肚一只 粳米100克食肚喝粥,有补中气、健脾胃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佳或素体不足、消化不良、骨折迟缓愈合及其他脾胃虚弱者。
三、骨折后便秘
骨折后便秘,或因血淤气滞蓄结所致,或因病久气虚运化失常而成。治疗则当分别予活血化淤,补气润肠。
当归桃仁柏仁粥 当归20克 柏子仁15克 桃仁10克 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桃仁、当归、柏子仁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 1碗,微火煎至半碗,去渣取汁,和粳米同入锅内煮粥。空腹食粥,有养血、润燥、通便之功效。适用于血虚气滞肠燥便秘者。
冰糖炖香蕉 香蕉1-2 条, 冰糖适量,将香蕉去皮加入冰糖,隔水炖至冰糖融化。每日服1-2次。连服数日。有清热、生津、润燥之功效。适用于损伤后血淤生热,伤津肠燥而致的便秘。
人参芝麻糊 人参5-10克, 黑芝麻15克 , 白糖适量,将黑芝麻捣烂,人参粉碎共煮糊状,加入适量白糖,随意食用。有益气润肠之功效。适用于损伤后及各种气虚便秘及老年人气虚便秘者。
四、骨折后肢体浮肿
赤小豆苡米仁汤 赤小豆、苡米仁各30克加水500克煎汤同服,可连续服用。可以辅治外伤后浮肿。具有活血、利湿、消肿之功效。
五、骨折后感染
开放性骨折如不及时清创或清创不彻底或创面大,污染严重,发生感染,局部红肿热痛,或伤口有瘘管,难以愈合。
赤小豆、土茯苓煲猪排骨 功能:消炎,清热解毒
清骨汤 本院饭堂提供功能:消炎,清热解毒,益精补气
六 、创口愈合迟缓
外伤后伤口创面大,愈合缓慢及肉芽生长不良,可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之品,如蔬菜,水果,鱼,瘦肉等。
生鱼煲太子参、淮山 适用于创口愈合迟缓,属虚证,症见局部无红肿、分泌物质稀,味腥者。
生鱼煲葛菜(或崩大碗)适用于创口愈合迟缓,属实证,局部红肿,分泌物质稠,味臭色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