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中国的主题为“管体重、强骨骼”,旨在传播科学管理体重、强健骨骼的理念,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的发生。
10月21日上午,佛山市中医院推拿科张盛强主任中医师、朱干主任中医师组织医护人员开展义诊活动,为患者排除骨质疏松导致的身体隐患,提供个性化的防治建议。
提到骨质疏松,大家通常在老人骨折时才深刻认识到其危害,那么,骨质疏松是不是老年人都不可避免的“专利”?一直吃钙片就能减少危害吗?下面,一起跟着专家了解下吧——
推拿科:骨质疏松的诊断与成因
据我院推拿科李冠彦主治中医师介绍,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其症状包括——
● 疼痛:患者可能会感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起坐、长时间行走后加重;
● 脊柱变形:严重骨质疏松可能导致身高变矮、驼背等脊柱畸形;
● 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髋部、腕部、椎体等。
如果家中老人也有类似的症状,通常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或60岁以上的男性,一般怀疑有骨质疏松。李冠彦建议,这类人群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并进行相应的检查。
骨质疏松应如何进行诊断?
01 骨密度检测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
02 实验室检查
☑ 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一般情况下,骨质疏松患者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通常在正常范围内,但在某些特殊类型的骨质疏松或伴有其他疾病时可能会有异常。
☑ 25-羟维生素D:用于评估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骨转换标志物: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如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和骨吸收标志物(如尿吡啶啉、脱氧吡啶啉等),可反映骨代谢的活跃程度,有助于判断骨质疏松的类型和监测治疗效果。
03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虽然X线不能直接诊断骨质疏松,但可以发现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骨骼变形等表现。当骨量丢失超过30%时,X线片上才能显示出骨质疏松的征象。
☑ CT和MRI:对于怀疑有骨折但X线检查不明确,或者需要进一步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周围软组织情况时,可进行CT或MRI检查。
骨质疏松的成因有哪些?
那么,骨质疏松是不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呢?李冠彦提到,骨质疏松与年龄增长确实有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骨量逐渐减少,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丢失加快,更容易患骨质疏松。
此外,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过度节食等;性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肝肾及心肺疾病等人群;以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都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骨伤综合科: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
10月15日,骨伤综合科谭伟欣主任中医师、文艺护师也上线佛山市中医院视频号直播间,教大家预防骨质疏松,“切莫一钙而论”。干货满满,一起来划重点——
如何科学预防骨质疏松?
“管体重、强骨骼”,联系今年的主题,骨伤综合科谭伟欣主任中医师表示,对于体重较重的人,较少的运动确实会对健康,尤其是骨关节造成负担。对于这类人群,合理的减肥不仅有助于整体健康,且只要保证均衡的膳食结构和足够的钙质摄入,通常不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不过,有的人奉行节食减肥,这种方式又会不会使得骨质疏松的情况更严重呢?谭伟欣表示,有些人通过极端节食来减肥,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尤其是缺乏骨骼所需的关键营养素,体重过轻,这种情况下则会影响骨骼健康,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但如果节食过程中能够保持科学的营养配比,注意钙质的摄入,那么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并不大。
总的来说,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
01 均衡饮食
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每日5克以下)和适量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g/kg,日常进行抗阻训练的老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g/kg)。动物性食物摄入总量应争取达到平均每日120-150g,推荐每日摄入牛奶300-400mL或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奶制品。
02 充足日照
直接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接受足够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强烈阳光下照射时要避免灼伤皮肤。
03 规律运动
增强骨骼强度的负重运动和改善肌肉功能的运动都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推荐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太极、瑜伽等有氧运动以及举重、下蹲等抗阻运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要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原则,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04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因此,应该尽量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5 定期检测骨密度
通过骨密度检测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骨质疏松症该如何治疗?
谭伟欣表示,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维持骨骼健康为基础治疗方法。而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双磷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类、甲状旁腺素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帮助减缓骨质流失或促进骨骼的再生。此外,针对骨折的管理和预防也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中医治疗骨质疏松以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活血祛瘀为基本治法。现代药学也十分重视对中药的研究,中药古方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以及我们医院的骨补丸、骨补口服液、体能口服液等都能很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但临床上均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
关于大家最为关心的补钙问题,谭伟欣表示,中国居民中青年推荐每日钙摄入量为 800mg(元素钙),50岁以上中老年、妊娠中晚期及哺乳期人群推荐每日摄入量为1000-1200mg,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2000mg。
对于有高钙血症和高尿钙患者,应避免补充钙剂;补充钙剂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钙剂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判断是否缺钙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包括X光检查和血液中钙离子浓度的检测,最为推荐的方法是进行骨密度检测。
“补钙在大家的观念中存在很多误区。”谭伟欣表示,很多患者纠结吃哪种钙剂好?事实上科学证实,甭管吃哪种钙剂,效果都是一样的。强调合理补充钙剂,而不是说滥用钙剂。此外,预防骨质疏松并不单纯靠补钙,还要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取,也促使钙的转换。
那么,有机钙比无机钙好?实际不是这样的,只是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不良的老年人等,优先考虑选择柠檬酸钙等有机酸钙产品来替代碳酸钙,因为这类产品不需要那么多胃酸来帮助钙溶解出来变成离子。
总的来说,骨质疏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大家应重视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骨折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推拿科 骨伤综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