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全国医院质量管理最佳实践案例分享大会决赛在首都北京举行。佛山市中医院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质管办”)选送的五个案例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分别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是我院历次参与国家级医院质量管理大赛获得奖项等级最高、数量最多的一次。
我院参赛团队合影
据悉,此次分享大会共收到了20个省、市、自治区医疗机构选送的700余个作品,最终320个作品入围, 1000多人参会。
赛前,我院质管办精心挑选案例,悉心指导选手。本次案例分享大会上,高手如林,龙争虎斗,角逐分外激烈。
案例《运用FMEA提高骨折夹板包扎质量》
我院骨四科(创伤骨科)团队案例《运用FMEA提高骨折夹板包扎质量》由谭志韵主治中医师、黄铭杰主管护师演讲。他们清晰展示了“新手”学习骨科特色治疗——夹板包扎时所面对的问题,通过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查找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及改进措施,设计出相关检测工具并申请专利,切实保障了骨折夹板治疗的安全性与治疗效果。该案例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设计新颖,注重患者感受,正确运用管理工具,对策措施精准有效,让人耳目一新,得到了大会专家及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斩获本次大赛最高奖项——一等奖。
案例《基于ERAS理念提高创伤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率》
我院骨六科(创伤骨科)团队案例《基于ERAS理念提高创伤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率》由廖志玲护师、张敏静护士演讲。患者对康复的认知与配合会直接影响到康复的进程和质量,该案例聚焦于健康教育对创伤骨科患者康复的影响,结合科室情况,将ERAS加速康复理念融入到健康教育当中,通过QC管理工具进行健康教育质量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案例正确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数据分析详实,给专家评委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荣获本届大赛二等奖。
案例《提高医用耗材出入库准确率》
我院医疗设备科物资管理中心团队案例《提高医用耗材出入库准确率》由林锋工程师演讲。该案例展示了我院在根据《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下,实施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耗材出入库准确率,保障了耗材存储及使用安全。该案例正确运用品质管理工具和有效的对策措施,荣获本届大赛二等奖。
案例《提高门诊医疗设备可靠度》
我院医疗设备科医学工程中心团队案例《提高门诊医疗设备可靠度》由助理工程师曾家伟、李伟杰演讲。案例强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质量建设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保障临床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大型设备的使用周期成本。两人熟练地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表现从容大方,荣获本届大赛二等奖。
案例《运用“互联网+”服务,提高骨科出院患者随访率》
我院骨七科(创伤骨科)团队案例《运用“互联网+”服务,提高骨科出院患者随访率》由冯平平护师演讲。该案例依托互联网医院,医生、护士、计算机程序员的共同努力,运用“互联网+服务”为骨科出院患者带来便捷、高效、智能的院后随访服务。同时,在疫情防控时期,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线上诊疗服务,提高出院患者随访率及患者满意度,使患者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最终,该案例荣获本届大赛三等奖。
我院质管办主任朱东方表示,自2012年起,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质量内涵建设,以科主任综合目标为抓手,将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融入科主任综合目标中。临床、医技部门纷纷开展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在全国各大活动中分享佛中医优秀的管理经验和成果,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展现佛中医人的风采,扩大了医院的品牌及影响力。
朱东方指出,医疗质量是医院及患者安全的根本保障,医疗质量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正成为提升医疗服务和加速发展的双翼,为服务人民健康保驾护航。质管办将继续加强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患者的就医体验为出发点,让一线员工主动优化业务流程、创新设计,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和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
赛后,队员们表示,此次大赛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加深了质量管理方面的认识,同时,见识到其他同行优秀的案例,深受启发,希望将所感所悟运用在临床工作中,让质量管理更进一步,惠及广大的群众。
文字:谭志韵
图片:质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