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从小教育我们,“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公共场合保持规范的仪态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礼仪之一。
但如果调整姿态后,还是没有正确的“相”,就要注意潜在的健康问题,尤其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更应引起重视。快来听听我院骨一科(脊柱专科)陈超主任医师教你如何找病因纠体态吧。
“低头一族”,探头成病
体态不仅是一种外在表现, 还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紧密相连。出现体态纠正困难时,可以顺藤摸瓜,通过人体骨骼、肌肉连接的整体性特性,找到病因所在。
观察头颈部侧面与正面
观察头颈部侧面,以不存在圆肩为前提,如耳垂与肩峰不在一条垂直线上且发生了前移,则为探颈。脊柱发育异常,可造成代偿性的探颈;青少年近视时,颈椎也时常保持前倾,位于其后的枕下肌群就会处于紧张状态,而枕下肌群又和眼睛附近筋膜相连,当枕下肌群紧张时,便会造成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最终,探头和近视相互影响。
观察头颈部正面(背面),观察两耳同肩的距离是否相等。如果两侧的距离不相等,表示存在歪头问题。歪头的发生,除了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外,还可能与神经发育或视力问题有关,如小儿好发的斜颈,多为先天性,常表现为头颈转向患侧,脸和下颌转向对侧,最终可致颈部活动受限。陈超提醒,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的理想年龄在0~4岁,目前治疗以传统康复推拿手法与现代康复运动疗法为主,辅以物理因子治疗。
高低肩的病根可能在“下”
在体态评估板(一般贴于墙上使用)上,找到一条最接近被评估者双肩的平行线,看两肩肩峰距离平行线的距离是否相等。如不等,说明存在高低肩,可能由不同部位的问题引起:
1.跪立于按摩床上,如高低肩消失,说明可能是膝关节以下问题引起的,如长短腿、足弓异常等;
2.跪立位时,若高低肩仍存在,则再进行坐位评估,如高低肩减轻或回平,则说明可能由骨盆或髋关节异常导致,如骨盆倾斜或旋转等;
3.坐位若仍有高低肩,则需检查脊柱,即被评估者站立位做脊柱前屈,观察是否因脊柱侧弯引起。
观察两肩肩峰是否平行
如果高低肩的发生和以上部位都没有关系,还需继续排查肋骨、肩胛骨、锁骨等位置的异常,可能是两侧肩胛区的肌张力失衡,如日常背单肩包、侧卧睡眠长期压迫一侧肩部、长期使用鼠标、电脑等,都会引起某一侧肩部肌肉紧张,从而造成这一侧肩较高。陈超指出,当高低肩长时间得不到矫正时,身体为了保持重心平衡会进行自我调整,从而逐渐向下影响到脊柱、骨盆和下肢。
含胸驼背,形影不离
正常姿态(左)与含胸驼背(右)对比
以身体侧面的侧中线为参照,胸椎后侧最突出处后凸超过5厘米,即为驼背。实际上,就是胸椎过度的后凸。其原因除佝偻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因素外,也与坐立姿势不正有关。日常生活中,有部分人未养成良好的坐姿、睡姿,经常躺着、趴着看书,或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学习、玩游戏,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头前伸、弓背等不当的被迫体位,久而久之,就会发生驼背。含胸,又称“圆肩”,表现为肩部前旋,肩胛后凸外翻,多与驼背一起出现。
陈超表示,含胸驼背的发生固然与不良姿势和习惯有关联,但也不可忽视青少年脊柱异常及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等心理常可能导致青少年含胸驼背。在此类不良体态的治疗方面,可进行一定的肩关节稳定性训练,以及肩胛骨前后群肌肉力量锻炼,在提高肩关节、肩胛骨稳定性的同时,辅以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
骨盆“承载”脏器,也受其所“害”
在体态评估板上,找到一条最接近被评估者骨盆髂嵴的平行线,看两嵴距离平行线的距离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说明存在骨盆侧倾。主要原因多为走路或站立时,重心总是习惯性地偏向某侧。当骨盆侧倾时,其他部位(如下肢、脊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倾斜、坍塌,继而引发头部侧倾、高低肩、脊柱侧弯、长短腿等问题。
盆骨侧倾
骨盆也会发生向前或向后的位移,如以身体侧面中线为参照,髂嵴出现前旋(髂前上棘超过耻骨垂直面)为骨盆前倾,长期睡姿或坐姿不正均会导致骨盆前倾;髂嵴出现后旋(耻骨超过髂前上棘垂直面)为骨盆后倾。当然,骨盆的倾斜除了日常不良姿势习惯等生理性原因外,还可能提示存在妇科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炎症,或脊柱、髋部疾病影响而导致的病理性原因。
在治疗方面,临床上手法治疗结合康复运动疗法,对各类骨盆倾斜均有较显著效果。如骨盆侧倾者,可进行空中蹬自行车与仰卧屈膝转体运动;骨盆前倾者,可进行跪姿后仰、仰卧举腿、哑铃箭步走等运动;骨盆后倾者,可进行直立蹲起与侧身摆腿等运动疗法。
下肢是人体的“地基”
放松站立时,从侧面看,当膝关节过于松弛,股骨大转子前移到膝关节的前方,膝关节后压时,呈现股骨大转子、膝、外踝三点连线的角度超过180°,这就是膝关节超伸。这种现象除了会损伤软组织、造成膝痛外,还容易导致继发性驼背、骨盆倾斜、跛行步态及扁平足。运动康复疗法多以加强臀部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踝关节稳定性的方式来改善。
膝关节超伸
膝关节也可能存在十分影响腿部美观的O型腿和X型腿问题。下肢不良体态的发生,受先天和后天多种因素影响,除遗传与营养缺乏导致的佝偻病外,主要原因与婴童时期过早站立、长时间借助学步车行走、以及长大后喜爱跷二郎腿、盘腿坐等不良坐姿等有关。对于有轻度畸形症状的患者,在改善步态的前提下,可配合一定的下肢肌肉力量锻炼,以及支具矫形辅助。
O型腿
X型腿
做好预防,尽早干预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站没站相”是很多部位的不良姿态共同呈现出来的效果,多与坐姿、站姿、行姿、睡姿不当等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有关,陈超表示可通过“三级预防”来积极改善。
一级预防
做好健康教育,减少或消除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和不科学的运动习惯;
二级预防
按照“三早”原则,即早检测、早评估、早干预;
三级预防
制定个体化的干预处方,在量化干预强度及时间前提下进行躯体矫正、心理认知和行为形成三方面的综合干预。
如果不良体态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疾病、意外导致等因素引起的病理性损伤导致,则需要寻求医生帮助,并进一步完善检查以明确病情与后续治疗。
来源:骨伤一科(脊柱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