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椎间盘关节退变致使其周围重要组织(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受到损害,呈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者。临床表现:头痛、头晕、颈部的酸痛、胀等不适感,并向一侧上肢或双上肢放射传导。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五种。
【病因】
(一)颈椎的退行性变,即椎间盘、韧带和椎骨的老化等。
(二)慢性劳损:
1、不良的体位:可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失衡和劳损。长时间可累及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并累及椎管内。
2、工作姿势不良:如打字员、会计、电脑操作员、办公室文书、长期伏案工作者等,长期低头和耸肩工作。日常生活中桌椅的高度不合适易导致颈肩劳损。
3、不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外伤:如用头部撞球,跳水姿态不当、不得发的倒立、翻筋斗、急刹车时头部的前俯后仰损伤等。均可造成颈椎韧带和椎节的劳损。
4、咽喉部炎症: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感染时,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易诱发
5、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狭窄者更易于发生颈椎病,预后较差。
6、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
7、代谢因素:各种原因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
【预防】
1、阅读颈椎病防治的书籍,了解颈椎病的发生与颈部损伤、落枕、风寒湿邪、枕头高矮不当等有关,针对诱因预防。
2、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风寒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降低,有碍组织的代谢和废物清除。
3、养成良好的起居、生活姿势
如避免高枕睡眠,睡觉时避免俯卧;伏案工作者定时改变头部体位;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头颈应避免过度疲劳,不负重;坐车不要打瞌睡;劳动、行走时要防止闪、挫伤。
4、积极治疗局部感染
5、及时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
6、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7、饮食上应经常服用具有补肾益髓、强筋壮骨的食物。
【饮食指导】
强筋壮骨的食物,包括筋类、杜仲、核桃、海带、紫菜、金狗脊、淮山、豆类、菜心、白木耳、杞子、芝麻、黑木耳、蕃薯、等。
7种食疗法1、海参适量、淮山五钱、杞子二钱、红枣二十枚炖鸡爪。
2、筋类,如羊筋牛筋、淮山五钱、杞子三钱配香菇生姜适量煮鸡汤。
3、莲子、淮山、杞子、芡实、黑豆(或花生)及大米各适量煮粥。
4、白木耳、白果、白莲子、百合及龙眼干煮糖水
5、海参、鱼鳔、粟子、香菇各适量焖鸡或鸡爪
6、菜花炒虾仁
7、核桃100克、芝麻50克研末煮糊
【颈椎自我按摩操】
1、按摩百会:用中指或食指按于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2、对按头部:双手拇指分别放于太阳穴,余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3、按揉风池:用两手拇指风池穴,余手指附在头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4、拿捏颈肌: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于同侧颈外侧,余四指放对侧,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5、按压肩井:以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
6、按摩大椎: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复按摩大椎穴各20~30次,至局部发热,功效: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7、对按内、外关:一手拇指尖放在另一手内关穴,中指放在外关穴,对合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功效: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8、掐揉合谷:将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双手交替。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9、梳摩头顶:双手五指微曲放在头顶两侧,稍加压力从前发际沿头顶至脑后做“梳头”状动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脑镇痛。
【颈椎练功疗法】
(一)仰望观天
取站位或坐位,两手叉腰,头颈后仰观天,并逐渐加大幅度。稍停数秒钟后还原。共做8次。
(二)左顾右盼
取站位或坐位,两手叉腰,头颈轮流向左、右旋转。每当转到最大限度时,稍稍转回后再超过原来的幅度。两眼亦随之尽量朝后方或上方看。两侧各转动10次。
(三) 以头书鳯:用头写一个“凤”字。
(四)与项争力取站位或坐位,双手交叉紧抵头后枕部。头颈用力后伸,双手则用力阻之,持续对抗数秒钟后还原。共做6至8次。
另一种方法是:取站位或坐位,两手于头后枕部相握,前臂夹紧两侧颈部。头颈用力左转,同时左前臂用力阻之,持续相抗数秒钟后放松还原,然后反方向做。各做6至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