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国人喝奶闹肚子?5招改良饮法+2个经典食疗,尤其适合脾虚的你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5年05月07日 11:29

  牛奶作为富含营养的优质食品,常被视为日常饮食的理想选择。《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中也把低脂牛奶列入早餐首选。  

  然而,有的人一喝牛奶,肚子就不舒服,有的甚至还会“一泻千里”。也有的人认为,牛奶寒凉尤其伤脾胃,对于国人来说,一杯牛奶为何成为肠胃负担?还能不能好好喝奶了呢?佛山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来解答▼

  
  01:12

    

  

  牛奶不适合中国人食养?这还真不是空穴来风。2024年《乳糖不耐受与科学饮奶专家共识》指出,中国成年人乳糖不耐受比例高达90%

  现代医学认为,喝牛奶后出现腹泻的常见原因是乳糖不耐受。该科韩宇斌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表示,乳糖是牛奶中的一种主要糖类,正常情况下,人体小肠内的乳糖酶会将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以便吸收。当乳糖酶分泌不足或缺乏时,乳糖无法被有效分解,进入大肠后会被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和短链脂肪酸,导致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研究表示,东亚人群乳糖酶基因突变率超90%,尤其是成年后,酶活性显著下降。加之我们的传统饮食以谷物为主,乳制品摄入较少,肠道缺乏适应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在喝牛奶后产生不适。

  当然,还有少数人还存在牛奶蛋白过敏反应,就不在我们本次讨论的范围中。

  《黄帝内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从中医角度出发,乳制品的消化吸收与脾胃功能密不可分。韩宇斌提到,中医将乳糖不耐受归为泄泻,脾胃虚弱是其根源,病机在于脾失健运、乳食不化。

  常见如脾胃虚寒者,因牛奶性微寒,饮用后寒湿困脾,清阳不升,容易引发腹泻、腹胀;而食积不消者本来就有积滞,过量饮奶更会导致脘腹胀痛、嗳气酸腐。  

  

  该科李佳容中医师从中医角度,给大家提出了5种改良方式——

  01、忌空腹

  空腹时饮用牛奶,乳糖会快速进入肠道,加重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中医也认为,空腹饮奶易伤胃阳。因此建议在进食其他食物后再饮用牛奶,这样可以延缓乳糖的消化吸收速度,减轻肠道负担。  

  02、配温性食材

  牛奶性微寒,可搭配生姜红糖水或肉桂粉,中和寒性,姜汁撞奶就是不错的选择。   

  03、加热饮用 

  加热牛奶可以改变其物理性质,使乳糖分子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降低乳糖对肠道的刺激。中医看来,牛奶煮沸后温热饮用也能减少寒湿刺激

  04、优选发酵乳制品

  酸奶、奶酪经发酵后乳糖含量低,中医认为其“化浊为清”,可减轻脾胃负担  

  05、替代方案

  无乳糖牛奶:直接规避乳糖;

  植物奶:豆浆性平、杏仁奶润肺,建议搭配黑芝麻补钙; 

  奶粉冲调:分次少量饮用,避免过量。  

  06、分次少量,观察反应

  每次饮用量控制在100毫升以内,逐步适应。  

  李佳容提到,乳制品多用于补钙及蛋白质,若需完全戒乳,可通过天然食材科学补益。  

  01、补钙

  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小白菜等,含有丰富的钙质,但同时也含有草酸,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建议在食用前先焯水,去除部分草酸。  

  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是优质的钙质来源。它们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还含有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有益。  

  坚果和种子如杏仁、核桃、芝麻等,含有较高的钙质,可适量食用,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因为它们的脂肪含量也较高。

  海味如小鱼干、虾皮等是钙质的良好来源,可以用于烹饪,增加菜肴的钙含量。  

  02、补蛋白

  肉类如鸡肉、鱼肉、牛肉等,均为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能够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鸡蛋是蛋白质的优质来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可以食用一个鸡蛋,但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增加胆固醇的摄入。

  豆类如黄豆、黑豆、绿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它们可以用于制作豆浆、豆腐等豆制品,也可以直接煮食。  

  

 

  治本之道:调养脾胃  

 

  对于饮奶而言,脾胃强健是基础,中医主张标本兼治,日常生活除了避开生冷食物、规律三餐和适度运动(如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外,韩宇斌也给大家推荐了养脾胃的食疗及穴位。  

  药膳食疗

  山药莲子粥  

  ⭐️材料:山药(鲜品100克或干品30克)、莲子(去心)15克、粳米50克、红枣3-5枚(去核)

  ⭐️做法:山药去皮切块(干品提前浸泡),莲子、粳米洗净;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熬煮40分钟至粥稠;可加少量红糖或蜂蜜调味,糖尿病患者或有控糖需求人群可不加。 

  ⭐️服用频率:每日1次,早餐或晚餐食用,连续1-2周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止泻固肠,有助于改善脾虚型慢性腹泻、大便溏稀,适用于脾胃虚弱、病后体虚者、儿童与老人。湿热泄泻(大便臭秽、肛门灼热)、腹胀气滞者慎用。

  四神汤  

  ⭐️材料:茯苓20克、莲子15克、芡实15克、山药20克(或薏苡仁15克,根据体质调整)。

  ⭐️做法:药材洗净后浸泡30分钟;加清水8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40分钟;可加入猪肚、排骨等肉类同炖增强补虚效果,或直接饮汤。 

  ⭐️服用频率:每周3-4次,连续2-4周,湿热重者可短期每日饮用。

  ⭐️功效: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甘淡平补”为法健脾祛湿、调理脾胃,有助于改善脾虚湿盛型腹泻、腹胀、食欲差,适用于脾虚湿困者、痰湿体质者。阴虚火旺者慎用;孕妇需去薏苡仁。对自身体质不了解的朋友建议就诊咨询中医师。  

 

  穴位保健  

 

  可经常按揉足三里穴、中脘穴,艾灸神阙穴,达到温阳健脾的效果。   

  不过,韩宇斌也提醒,调理脾胃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增强,能更好地处理牛奶的“阴寒之性”,减少寒湿困脾导致的腹泻、腹胀。但需注意,即使脾胃强健,过量饮用或饮用方式不当,如空腹、冷饮等仍可能引发不适;此外,每个人均存在体质差异,阳虚体质者更易受牛奶寒性影响。所以中医强调“因人制宜”,通过体质辨识定制调养方案,既能缓解饮奶不适,也能从根源强健脾胃。

  若您长期受消化问题困扰,欢迎到我院脾胃病科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及个性化调理。  

  

  作者:李佳容 林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