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胸部CT检查愈加普遍,很多人看到报告上“肺结节”字样时,立马联想到可怕的肺癌,整个人都不好了。
事实上,肺结节并不等于肺癌,且大多数是良性的。第二期肿瘤防治宣传科普,由我院肿瘤中心主任助理王斌主任中医师为大家全面解析肺结节与肺癌知识。
1、哪些肺结节属于良性?
肺结节是指胸部(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30毫米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王斌提到,虽然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但并不排除肺癌的可能性。据统计:
微小结节<5毫米:恶性可能性较低,小于1%;
小结节5-10毫米:恶性可能性大约在2-6%之间;
较大结节10-20毫米:恶性可能性大约在18%左右;
大结节超过20毫米:恶性可能性显著增高,高达50%以上。
此外,按性质分类,肺结节分为良性结节(占大多数),如炎症、结核、纤维化、错构瘤等;恶性结节(少数),可能是早期肺癌或转移瘤。按密度分类,密度均匀的实性结节,恶性概率较低;像云雾状阴影的磨玻璃结节(GGO),恶性概率较高,尤其是持续存在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
2、肺结节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年龄≥40岁且有以下因素者——
吸烟数量≥400支/年(或20包/年),或曾经达到该数量且戒烟时间<15年;
有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既往有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肺结核病史者;
既往有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3、如何做好肺癌的筛查与诊断?
王斌表示,低剂量螺旋CT(LDCT)是筛查早期肺癌的金标准,能发现1-2毫米的微小结节,辐射量低,适合高危人群定期检查。而X光胸片对小结节检出率低,不推荐用于肺癌筛查。
发现肺结节也不用过于担心,对于低危结节,医生通常建议定期复查CT,观察其变化——
大小<6毫米:无需频繁检查,每年随访一次;
大小6-8毫米:6-12个月进行复查;
大小>8毫米:3-6个月进行复查,必要时做增强CT或PET-CT。
王斌提醒,若结节增长或怀疑为恶性,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可通过穿刺活检,即在CT引导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支气管镜,多适用于靠近气道的结节;高度怀疑恶性时,可直接手术切除并病理确诊。
4、肺癌如何防治?
预防措施
1️⃣戒烟:吸烟是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风险;
2️⃣避免空气污染:减少接触油烟、粉尘、氡气等有害物质;
3️⃣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4️⃣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低剂量CT筛查。
治疗方法
针对早期肺癌,手术切除是首选,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对于中晚期肺癌,王斌表示应采取综合治疗,包括中医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如EGFR/ALK抑制剂)、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
总的来说,发现肺结节不必过度焦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做到理性看待报告,遵医嘱随访,如有吸烟史或家族史,则要加强筛查。若结节增大或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需尽快就诊。
王斌表示,肺结节≠肺癌,但它是肺癌筛查的重要线索。通过科学的随访、诊断和干预,早期肺癌治愈概率较高。关注肺部健康,定期体检,远离危险因素,才是防癌的关键。如有疑问,务必咨询专业医生,避免盲目恐慌延误治疗。
作者:林树燕、谢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