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台湾女演员徐熙媛(大S)猝逝的事件引发网友对流感的关注。
当下是流感高发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许多人看到“感冒”两个字,以为是普通感冒在流行,因而掉以轻心。然而,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得了流感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感重症高危人群
根据WHO及中国疾控中心公布,流感重症高危人群包括:
01年龄≥65岁的老年人;
02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0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04肥胖者[体重指数(BMI)>30 kg/m²];
0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佛山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马晓军主任医师指出,重症流感高危人群需要早期识别及治疗,避免病情迁延难愈、引发严重并发症或者加重原发病的病情。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流感?
流感的典型表现就是全身症状重,呼吸道症状轻。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发热一般是38℃以上的高热,常见39℃甚至40℃。但38℃以下也不能排除流感。也会伴有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大多较轻。
另外还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以及病原学检查来综合判断。总的来说,抓住48小时的黄金时间是治疗的关键,临床医生需判断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
抗流感病毒药物选择
西医对于流感的治疗药物通常包括对症治疗药物和抗流感病毒药物。前者主要包括退热药、抗组胺药和祛痰药。后者如磷酸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都是当红的抗流感“克星”,均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有效,其中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治疗和预防流感的经典药物之一,而玛巴洛沙韦属于治疗流感的“后起之秀”。
其他对症治疗用药
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都是抗病毒药,这决定了它们的效果都不是立竿见影的,不能马上降低体温缓解不适,让患者感到舒服。
对于发热、头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很好的药物。
另外得病之后不提倡带病上班和上学,要多休息,多喝水,积极对症治疗,饮食应易于消化,又保证营养,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预防流感,守护健康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流感感染、减少流感相关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儿童等高风险人群建议优先接种。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正在流行的流感病毒毒株主要为甲型H1N1亚型。而目前我国获批上市的三价灭活疫苗、四价灭活疫苗和三价减毒活疫苗均包含该种甲型流感病毒毒株,接种这几种流感疫苗均能起到预防保护作用。
今年如果还没接种流感疫苗的朋友推荐选择三价流感疫苗。因为四价流感疫苗里面,有两个乙流类型,但是其中之一 Yamagata 谱系已经近 5 年在自然界中没有检测到了,所以不是四价流感疫苗买不起,而是三价流感疫苗更有性价比。
⭐️勤洗手,多通风: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日常勤洗手,减少与流感病毒的接触机会。咳嗽礼仪要牢记,尽量不要直接用手触摸眼、鼻或口,多开窗通风。到人群密集的封闭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预防药物:
目前推荐的还是奥司他韦(3个月以上适用)用于确定暴露在流感环境下的预防。
一旦发现有发热等流感症状,要尽快就医,重视流感,重视健康。
新年新气象,愿大家健健康康奔赴前程!
来源:感染性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