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首部《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引发公众广泛关注。指南提到,成年人的肥胖症患病率达16.4%,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症导致的死亡在全因死亡中占比由1990年的2.8%上升至2019年的7.2%。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肥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外貌和自信,更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今天,佛中医内分泌糖尿病科从中医角度,根据广东地区“湿”重的特征与大家说说肥胖症的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症定义为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异常或者过度脂肪蓄积。通常,我们会通过体质指数(BMI)来评估一个人的体重是否处于健康范围。在我国成年人群中,BMI达到24kg/m²且低于28kg/m²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kg/m²为肥胖症。
肥胖也有家族史?
我院内分泌糖尿病科刘天主任中医师表示,肥胖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
遗传因素:遗传背景在肥胖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中有肥胖史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生活方式:
☒ 不良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以及过量进食,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 缺乏运动: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很多人长时间坐着不动,缺乏足够的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减少。
☒ 心理因素: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时,人们往往倾向于通过食物来寻求安慰,导致过量进食。
☒ 睡眠习惯: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可引起激素分泌失衡从而引起进食增多和能量消耗减少,而睡眠时间过长使机体处于低能耗状态,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引发生理失调性肥胖。
疾病及药物因素:一些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等,以及一些药物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和抗抑郁药物等,均可导致体重增加。此外,肠道菌群失调也与肥胖症及其代谢紊乱发生的风险增加相关。
肥胖有哪些危害?
肥胖不仅是一种审美问题,还与多种疾病紧密相连,包括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生殖健康,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生殖内分泌功能异常等,以及骨骼关节问题,过重的身体负担会加重关节的磨损,引发骨关节炎。
此外,BMI异常增高还与结直肠癌、食管腺癌、肾癌和胰腺癌风险有相关性。更别说,肥胖还可能导致自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肥胖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目前,肥胖症的治疗有多种手段,主要包括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刘天提醒,想减肥应首先做到——
☑ 健康饮食: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避免过度进食。
☑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燃烧卡路里,增强体质。
☑ 心理调适:学会管理压力,避免情绪化饮食,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对于一些严重的肥胖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重药物治疗或考虑手术减重。
中医药如何治疗肥胖症?
经中医辨证分型,肥胖多分为脾虚湿阻证、胃肠湿热证、肝郁气滞证和脾肾阳虚证,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可依患者体质、中医辨证、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辨证施膳。运动方式可采用太极拳功法、八段锦、易筋经功法等辅助进行体重管理。
据刘天介绍,岭南地区因常年高温潮湿,容易造成“湿”的体质,出现脾虚。所以岭南地区大部分肥胖患者属于脾虚证,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生冷滋润之品。常用的食物可选用白扁豆、大枣、山药、龙眼肉、茯苓、橘皮、莲子、薏苡仁、赤小豆、萝卜、洋葱、冬瓜等。
材料:茯苓30克、山药5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盐少许。
做法:粳米淘净,将粳米、茯苓、薏苡仁放入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转用文火炖至糜烂,加盐搅匀即成。每日1-2次,早晚餐用。
材料:冬瓜300克、薏苡仁50克、老鸭半只、生姜、料酒、盐。
做法:薏米提前浸泡,冬瓜去皮去瓤切块。老鸭洗净切块,冷水下锅,加入生姜和料酒,焯水去腥。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转用文火煮约2小时,加入冬瓜继续炖煮至冬瓜软烂,加盐调味。
材料:赤小豆30克、芡实20克、薏苡仁30克、排骨250克、生姜、盐。
做法:赤小豆、芡实、薏仁提前浸泡。排骨洗净焯水。把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转用文火煮约2小时,加盐调味。
此外,毫针/电针疗法、温针疗法、耳穴贴压疗法、穴位埋针法、穴位埋线法等中医适宜技术也对肥胖症有一定治疗效果。刘天提醒,大家平时也可以通过刺激以下穴位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
神阙穴
位于肚脐。可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脾俞穴
位于人体背后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足三里穴
位于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丰隆穴
也是用于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帮助健脾化湿。
阴陵泉穴
祛湿要穴,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最后,刘天强调,肥胖是一个复杂且需要长期管理的健康问题。通过合理调整生活方式,结合必要的医疗支持,可以较好地控制体重,减少健康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关乎体重,更是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投资。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为自己的健康行动起来。
作者:王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