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堂 | 孩子体弱,经常感冒咳嗽怎么办?中医调理来帮忙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07月11日 16:32

  经常有家长抱怨自家小孩体质太差了,三天两头就感冒,总是往医院跑。如果您家小孩也有这种情况,就要注意了,孩子可能是反复呼吸道感染。

  上周,我院儿科陈艳洋副主任中医师,阮燕君、姚丹2位主治中医师上线直播,与家长介绍如何通过中医体质调理减少孩子的反复呼吸道感染。

  下面,来给大家划重点!  

  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鼻-鼻窦、中耳、扁桃体或咽喉)和下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肺)。  

 

  诊断标准

  0~2岁的儿童

  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

  3~5岁的儿童

  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

  6~12岁的儿童

  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

  注意:两次呼吸道感染的间隔时间至少应在7天以上,方能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阮燕君表示,反复呼吸道感染还需要跟慢性咳嗽区分开。儿童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病程超过4周,常见的原因包括肺炎支原体感染、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等。

  为了明确病因,还需要经过医生的专业判断以及一些辅助检查协助诊断。  

  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者,依据其感染部位的差异,其临床症状各有不同。比如:

  01/扁桃体炎

  发热、咽痛是主要表现。此外,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者的咽痛可伴有吞咽困难,且扁桃体表面可见黄白脓点。

  02/咽喉部感染

  患儿常有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部分患儿可出现声音嘶哑、变音、发热等症状。

  03/鼻-鼻窦炎

  患儿常有鼻塞、流脓涕、面部疼痛、头痛,严重者可出现发热。

  04/中耳炎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常表现为持续性耳痛、鼓膜积液;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可有高热、剧烈耳痛的症状。

  05/肺炎

  患儿可以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表现,通过医生的体格检查及胸片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  

  

  导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整体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其中外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入侵;以及儿童被动吸烟、家庭居住环境差(潮湿、灰尘、螨虫等)、空气污染、气候急剧变化等损害了呼吸道细胞结构和功能。

  “但更主要的还是内因。”阮燕君表示,儿童自身抵抗力差,对感染的易感性也会增加。儿童时期,孩子的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尚不成熟,呼吸道黏膜柔嫩,屏障功能差,因此病原体易于入侵。

  此外,呼吸道分泌物中主要抗体是免疫球蛋白A,婴幼儿时期含量很少,所以这个时期孩子的免疫力较低。当各种不利因素侵害人体时,儿童尚未成熟的免疫功能不足以抵抗这些情况,遂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

  还要注意,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睡眠不足、挑食、偏食,也会进一步损伤免疫能力  

  中医认为,小儿肺脏尤娇,脾常不足,肺娇易病、脾弱易伤。饮食过盛,将养过温所致。孩子喜食生冷寒凉,损伤脾胃;多食油腻、煎炸之物,导致胃肠积热、肺胃火盛;缺乏户外活动,抵抗寒温变化能力差,易受外界温度波动影响……都会容易生病。

  姚丹提到,内伤饮食,脾失健运,脾胃受伤致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极易感邪。故在脾肺气虚的基础上,又常常夹滞、夹痰、夹热,互相影响,虚实夹杂,互为因果。因此,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面色不华,甚则萎黄或苍白,下眼睑发暗,或暗红,或青黄等,均是脾虚夹滞或脾虚肺弱之象

  加上,如果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久病不愈,则人体正气损耗,抵抗力更加下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  

  

  中医认为,春夏宜清补祛湿,秋季应滋补润燥,冬季宜温补,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还要肺脾同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顾……药物和食物一样,都有寒热温凉四气,酸苦甘辛咸五味,口服中药汤剂需要辨证论治,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季节、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因此,在口服中药之前,建议家长先带患儿找中医师诊疗开方,避免不合理的中药药疗

  口服中药可以缩短患儿的病程,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对于口服中药配合度不佳的患儿,也可以辨证使用玉屏风颗粒一类的中成药作为病后调理,增强患儿的免疫力

  此外,穴位贴敷、季节贴、小儿捏脊、手指点穴、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法也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功效。

  01/穴位贴敷

  根据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以及舌脉辨证,分清表里寒热虚实,我院儿科分别配制了咳1方、咳2方两剂成分不同的药膏,配合天突、定喘、肺腧等穴位,可以起到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等功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兼见脾胃功能失调,则应用健脾助运方,选取上脘、中脘、下脘、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起到调和脾胃、健脾助运之效。  

  02/季节贴

  在传统“三伏贴”的基础上,儿科推出了“季节贴”,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原理,利用中药本身的透皮吸收、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及对穴位所在经络系统的调理作用,更科学有效地调理孩子们的偏颇体质,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从而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可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的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捏脊、手指点穴、耳穴压豆等中医治疗方法,也能够改善呼吸道感染症状,调节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减少生病。  

  患儿呼吸道感染期间以及病后初愈,饮食上应该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尽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高糖、高脂、煎炸食物,冷饮、雪糕等生冷食物及寒凉水果,如西瓜、橘子、柚子以及冬瓜、西洋菜等,过敏体质的孩子,还应注意避开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芒果、虾蟹等,以免呼吸道感染症状迁延不愈或者愈后反复。  

  

  

  

  来源: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