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上班已有几天,大家都恢复过来了吗?度过了“暖粒粒”的春节,“阿冷”又到了!广东的天气总是在坐过山车,加上阴雨天的魔法攻击,不少市民就发现即使穿得再多,手脚末端还是冷冰冰的,充分体现了广东人过冬一身正气,全靠抖。
更有甚者还有腰膝酸软、疲惫乏力,这些都是身体的警告,你可能“肾虚”了。首期中医穴位健康科普栏目【穴到啦】,给大家推荐补肾第一要穴——肾俞穴。
肾俞穴来历
据我院针灸科钟伟泉主任中医师介绍,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主骨生髓,通于脑、主水、主纳气、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过劳伤肾则肾精亏虚,表现出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小便不利、耳鸣耳聋。
肾俞穴出自《灵枢·背腧》,别名肾腧、肾之俞、少阴俞、肾念、高盖等,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肾”即肾脏,“俞”指背俞穴,即脏气转输之处。本穴为肾脏之气转输之处,故名肾俞。
可见,肾俞穴内应肾脏,是肾脏经气输注于背部之处,是治疗肾疾之要穴。
定位及功效
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具有补肾纳气、强筋健骨、益髓充耳、固精敛涩、调经止带之功,是临床常用强壮延年、未病先防的保健要穴。
肾俞穴位置图示
主治遗精阳萎、带下病、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哮喘、肾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病证。钟伟泉提醒市民,临床上肾系疾病的患者常在肾俞穴处表现出异常,如皮肤色泽变化、形态变化(凹陷、隆起)、按之有异物感(结节、条索状、半球状)及压痛等。
肾俞穴的最佳搭档
命门穴
命门穴位置图示(点击放大查看)
命门在腰部正中而穴属督脉,处于两肾俞之间,正与脐中前后对应。
命门搭配肾俞,对中老年妇女久病体虚者较为适宜。由于肾阳不足、下元亏虚,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的各种妇科病如:带下、月经不调、夜尿频数量多甚至小便不禁等,双穴齐灸能增补真火、温壮下元、固本止带。
太溪穴、三阴交穴
太溪穴、三阴交穴位置图示(点击放大查看)
太溪穴,归属于足少阴肾经,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三阴交,归属于足太阴脾经,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对妇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肾俞与两穴配伍,可调脾气、养肝血、益肾精,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见配伍,尤其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
居家用穴推荐
可采用温灸器灸,施灸时,以灸盒放置于腰部肾俞穴处,点燃艾条后,对准穴位放在铁纱上,盖好即可,温灸10-15分钟,以温热感为宜。
钟伟泉也推荐两种更为简单的按摩手法:
用拇指按揉肾俞穴100-200次,可调补肾气,对治疗腰膝酸软也有一定的效果
将掌心搓热后,把两手放到肾俞穴上,做一上一下的擦动,通过反复擦肾俞穴使得温热得以向穴位深处透散,以达到温补肾气的作用
注意:肾俞穴不能重敲击。尤其是有肾脏器质性病变如肾积水的患者,严重的敲击会加重病情
补肾食疗推荐
当人体肾脏功能不足,出现疲劳乏力、面色暗黄、腰膝酸软时,除了药物和穴位治疗,我们也需要及时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身体的气血运行;同时,减轻精神压力,学会放松心情,可以通过冥想、放松训练、社交活动等方式实现。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积极进行一些自我调节。钟伟泉表示,中医讲究“虚则补之”,肾虚者除了通过食疗进补,如利用黄芪、熟地、山药等常见补益药制作药膳。
作者:钟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