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最怕的“回南天”来了!赶紧学几招对抗“潮”病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4年02月01日 12:38

  这几日早上出门你感受到了吗?没错,回南天,它来了!据@广东天气 消息,这轮回南天不仅潮得厉害,而且预计持续时间较长,最糟糕的情况是会“潮”够一周,挺过这一轮回南天,还有湿冷来接力。  

  这种天气下,许多市民明显感到不适,小编在此提醒,除了要囤好衣服袜子之外,还要注意路面情况小心行走,佛山市中医院各科专家也为大家支招,这份健康贴士要收藏好哦!

  回南天需预防呼吸道感染

  儿科主任曾莺主任中医师表示,由于空气过于潮湿,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菌的繁殖和传播,潮湿的环境最容易产生霉菌,霉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而引发疾病;霉菌吸入肺部,容易引起肺炎或肺部真菌病。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小儿脏腑则更为娇嫩,肺常不足,抵抗力差,容易受外邪侵袭而致病,很容易导致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所以在回南天,家长一定要呵护好孩子的脾和肺。除此之外,回南天天气潮湿,食物容易变质,碗筷没有消毒干净也可能引起孩子拉肚子,家长们要小心注意。  

  

  在此建议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孩子以及呼吸道疾病患者大雾时要减少在室外的逗留时间,出门不妨戴个口罩,并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保证睡眠时间,注意饮食均衡,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老人小孩小心行走,注意路面湿滑

  骨科门诊谭务华副主任中医师提醒市民,天气潮湿,要做好防滑等安全措施,保持家居地面干洁,外出时不要穿鞋底磨损严重鞋子,慎防地面湿滑跌倒。

  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动作不灵活、骨质疏松,下楼梯、踏台阶或出入洗手间、菜市场等,都要格外留神,避免不慎摔倒致伤。晨间雾大湿气最重,老人宜减少户外活动,可在家里打太极、做保健操。  

  药膳养生首选健脾祛湿之汤品

  回南天,不仅家里的地板、墙壁等地方湿漉漉的,而且人体内的湿气也加重,容易导致疲劳、食欲欠佳,甚至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回南天要及时祛湿保健康。

  营养科主任潘永主任中医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可多食淮山、扁豆、薏米、赤小豆、茯苓、木棉花、党参、眉豆等食品来健脾祛湿,少吃生冷瓜果,忌喝冷饮。他向市民推荐以下3款药膳养生:  

  木棉花土茯苓赤小豆汤

  材料:瘦肉100克、赤小豆50-80克、土茯苓50克、木棉花3-4朵,姜3片,陈皮1片,红枣5枚去核。

  做法:①将土茯苓、赤小豆、木棉花、土茯苓和赤小豆洗净浸泡一会儿备用;瘦肉切成小块飞水洗净血沫。

  ②将材料放入砂锅中,加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调成文火煮1小时左右

  ③放入适量盐即可。

  花生眉豆煲鲫鱼

  材料:花生30克、眉豆50克、鲫鱼400克,姜3片,陈皮1片,盐适量。  

  做法:①将花生、眉豆泡水备用;

  ②鲫鱼去鳞洗净后,用约50摄氏度的食用油微微煎鱼身两面;

  ③待鱼煎好后,放入冷水,将花生、眉豆、陈皮、姜片放入,先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半小时放入盐调味即可。

  山药芡实薏米粥

  材料:薏米50克、芡实50克、淮山片(干)50克、粳米150克。  

  做法:①将薏米、芡实、淮山、粳米洗净;

  ②将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煮熟;

  ③加入少许盐即可。

  潘永指出,以上的汤方都有陈皮、生姜,两者均为健脾醒胃祛湿的重要材料,在煲汤时随手都可以加入。薏米可以清胃热利湿,芡实可以补肾固摄利湿。  

  

  

  宣传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