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主肺,喜润恶燥…这些防秋燥的护肺Tips快收藏!
资料来源: 发布者:甘丽姝 时间:2023年09月15日 08:37

  经历了几次台风雨天,今年的降温来得似乎比往年要早一些。

  进入初秋后,人体明显感受到有干燥的感觉,俗称秋燥许多人会出现咽喉不适、咳嗽、鼻腔出血、口干舌燥、眼睛干涩、皮肤、头发干燥、大便干结、便秘等症状。

  怎么调理呢?我院肺部呼吸科李家春主任中医师来给大家送上润燥护肺Tips

  李家春表示,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五脏中的肺对应自然界的秋季,而秋天最显著的特征则是干燥。秋季天气不断肃杀,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肺部与外界直接相通,很容易受到秋燥的损害而发病。

  中医认为,肺主气,主管呼吸之气,是体内外气体变换的场所,外界干燥就很容易出现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急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呼吸系统疾病。

  尤其是本身体质偏热、肝火旺盛的朋友,则更容易口干咽干,倍感不适。  

  那么,如何应时养肺呢?李家春有以下的建议▼   

  01-起居方面

  重视添衣加被,保持充足睡眠  

  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温差变化较大。起居方面,应随气温冷热变化,适度添衣加被,以利机体适应气候变化,减少受凉感冒。

  由于秋季温差较大,所以易出现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老年人尤其需注意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因睡眠不足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接触了细菌、病毒而发病。  

  02-精神情志

  注重精神调养,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中医认为,肺在志为悲,肺气不足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烦躁悲忧之情绪。秋季人们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部分焦虑、抑郁的人看到“秋风扫落叶”的肃杀景象,难免会触景生情,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失落感。

  此类人群需注意精神调养,在情志上要忌悲忧伤感,遇伤感之事要主动排解,多与亲友倾诉宣泄,必要时建议到心理专科就诊,疏导不良情绪。此外还可以多参加户外运动,如散步、登山、旅游等,以消解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03-饮食调节

  燥邪伤阴,应以“少辛多酸”为原则   

  李家春提到,燥邪为阳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形成阴津亏损的病变,表现出各种干涩的症状和体征,比如鼻干咽燥、声音嘶哑、口唇燥裂、干咳无痰、毛发干枯、皮肤干涩、大便干燥等等。

  在饮食上,应坚持“少辛多酸”的原则,尽量少吃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更加耗伤津液,加重秋燥。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此时适合吃一些多汁、甘味、酸味的食物。甘味食物性质滋润,具有缓急、和中、补益的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两者搭配可以产生酸甘化阴的作用,起到滋养津液、生津止渴的效果。秋天大批应节水果上市,也可多吃一些橘子、柠檬、葡萄、苹果、石榴、柚子、雪梨等滋润的食物。   

  04-运动调节

  量力而行,注意配合呼吸   

  李家春建议,大家可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和生活环境的气候状况,选择一些适合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爬山、快步走等。其中,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具有很明显的作用,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锻炼方法。

  另外,秋高气爽适合登高爬山。通过量力而行的爬山运动促进毛细血管功能,使全身舒爽通畅,明显提高腰、腿部的力量,加强心肺功能、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

  慢跑也是一项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跑速自定,跑程不限,能改善脑部供血,增强脑细胞供氧,减轻脑动脉硬化,促进大脑健康。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瘦身。慢跑作为一项投资少而回报多的休闲活动,深受人们喜爱。  

  温馨提示   

  秋天还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新鲜空气的流通。在疾病多发时期,出门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吸烟的市民朋友建议戒烟。吸烟与秋季呼吸系统疾病有密切的联系,尤其长期的吸烟史会严重危害肺部的健康,使得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在秋天引发呼吸道疾病。

  咽痛、鼻塞、咳嗽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状,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处理,防止病情进展甚至恶化。李家春还强调,有咳嗽的市民不可随意口服止咳药物镇咳,以免掩盖病情。如果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而针对秋燥症状,李家春还给大家推荐了以下食疗▼  

  

  

  

  来源:肺病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