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今年已是第26个
在快节奏而日益浮躁的当下
您还会认真地阅读一本书吗
自去年疫情以来
中医药这一传统宝库受到全球关注
以整体调节、治未病、多靶点等
为特色的中医药
科技赋能,守正创新
成为抗疫“奇兵”和疫情防控的亮点
为全球疫情贡献中国智慧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佛山市中医院院长及几位专家
将为大家推荐中医书籍
让我们一同从书香中感受中医魅力
我今天向大家推荐的书籍是刘力红教授的《思考中医》。
该书获已故国医大师邓铁涛题名,作者以其对中医经典的执著和热爱,致力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解读和疑难病症研究。书名“思考中医”是取思考时空、思考生命、思考健康之意,所以它既是中医书,也是传统文化学术书,更是一本超越了时空与领域的人文社科书。
去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中医药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国家也大力推进中医药的发展,希望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重读这本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现代经典书籍,不但能掌握中医的学习与研究方略,也能轻松地领会中医的精髓。
《思考中医》书点击查看视频
我今天向大家推荐的书籍是曹颖甫的《伤寒发微》。
从古至今,《伤寒杂病论》的注家各说,浩若星河。《伤寒杂病论》成书历史久远,原作辗转脱落,错编、传抄错漏,让后学者叹息与先人相隔遥远,难以洞悉作者的本意。曹老中年从医,名震江南,其医案多“一剂知,二剂已”,甚则达到“覆杯而愈”的效果。曹老一生治医专宗仲景《伤寒杂病论》,善用经方而闻名。书中论述经络发病与现代解剖、病理病机结合,经络传变比我们当今在课堂受学之说更明晰合理,值得中医人仔细阅读体会。也让我在临床应用经方时,受益匪浅。
相信只要懂得中国文化的,哪怕不是医学专业的人,都能通过读曹老的书籍掌握中医的学习与研究方略,领略中医的精髓。
我今天向大家推荐的书籍是清代名医王士雄的《王孟英医案》。
该书是瘟病学家王士雄的综合医案,是由近代名医陆士谔据《王氏医案》《归砚录》等书分类重辑而成。该书共二卷,反映了王士雄的临诊经验,包括57种病症及杂治一章,载案约598例。王氏临诊辨证精确,处方熨贴,用药灵巧,效果出奇制胜,对后学多有启迪。医案中有许多闪光的观点,如“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等,对临床很有启发;又有许多有趣的语句,如“执死方以治活病,故皆不效”,对临床思维很有启迪。
年轻时每每阅读他的医案,感受其用药如用兵的快乐,又联想到平时找父亲看病的病人,痛苦不堪,但往往见到“覆杯即愈”的神奇,就会乐此不疲地在医学的圣殿中遨游。这是一本卓越的学术著作,能启发医者思维,能激发医者兴趣,适合中医各级各科临床医生参阅。
我今天向大家推荐的书籍是路辉先生的《无极之镜》。
经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学不究天人,不可谓之学”。医道源于天道,中医人当自强自信,向古贤圣学习,从中华文明根本出发,才能真正读懂中医。
路辉的这本《无极之镜》将中国古代的天文历算、星占卜筮、五运六气取精用宏、融会贯通,最后归本古中医,在天人合一的高度阐述古中医的精深奥蕴。这是一部阐释古中医的奇书,但又绝不仅仅以古中医为眼界,作者以辛勤的汗水、敏锐的卓识、厚实的文献资料、严密的逻辑论证深入探索、挖掘华夏文明之源。笔者5年前幸遇此书,慨叹“懵懂中医二十年,拨云见日在眼前”。
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做出巨大的贡献,这是中医复兴的伟大契机,读读《无极之镜》,更能领略中华文明、中医先圣的卓越智慧,走进古中医,定能让你一生无悔。
周末闲暇
大家赶紧翻开身边的好书
一起悦读吧
宣传科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