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30318162052.png

面瘫不要慌,中医针灸有良方,还有日常护理和食疗

来源:佛山市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3-03-20
 开春后演艺圈新剧不断,部分演员的“面瘫”式演技又受到网友热议,电视剧里“面瘫”多数指演什么都是一个表情。不过生活中真正的面瘫却不是儿戏,它是一种损美性疾病,甚至会使人变得焦虑抑郁、自我封闭。最近春天气温忽上忽下更使面瘫患者出现明显增多,今天,我院针灸二科主任李树成来为大家讲讲面瘫的防治。

  气温飘忽+饮食无度,面瘫患者明显增多

  面瘫的一大诱发因素为寒冷,冬春交接高发。春节后至今,在我院针灸科就诊的面瘫患者较平常多出2-3成,门诊医师曾一天接诊7位面瘫患者,当中也不乏儿童。

  据李树成介绍,广东春季有时天气潮湿,湿浊之气困扰人体,而倒春寒也让风寒外邪趁机而入,易使人体抵抗力下降。若饮食以肥甘厚腻、煎炸食品和饮酒居多,脾胃负担加重,易致体内生湿浊之邪,风痰相搏。

  再加上经常熬夜也易引起各项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经气受阻、经络失养。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若多种因素夹击,正气不足,则极易诱发面瘫。  

  面瘫有何症状?

  面瘫在现代医学中称为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为常见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男女发病比例相当。其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通常由颅脑疾病引起。周围性面瘫最为常见,但发病原因众多,有感染性、中耳炎、自身免疫反应、神经源性、创伤性等。

  面瘫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的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睛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讲话漏风、流涎,不能顺利完成皱眉、闭眼、示齿、噘嘴、吹哨等动作,面肌运动时以上体征更明显。

  此外,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耳内、耳后轻度或持续性疼痛;听觉过敏(听任何声音都不舒服,即使是轻声细语仍觉得刺耳);舌前2/3味觉消失、舌前2/3麻木感;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疱疹、耳鸣、头晕等,发病后2-3天内症状最明显。  

  面瘫治疗要及早

  李树成表示,面瘫发病15天以内为急性期,发病16天至6个月为恢复期,发病6个月以上为联动期和痉挛期,也称之为后遗症期。不同病因引起的面瘫预后不同,临床可进行头颅CT或MRI、肌电图检查以进行鉴别诊断。原则上是早发现早治疗,尽量避免后遗症。

  因此,出现面瘫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通过测定面神经传导速度来判断面神经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根据患者面瘫症状表现及肌电图等结果不同,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完全性)面神经损伤。

  轻度一般可在1个月内恢复,重度则需2-3个月甚至半年才能恢复。若延误最佳治疗时期,可能导致面肌痉挛、面肌联动等后遗症。  

  针灸治疗面瘫有良方

  面瘫急性期是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期,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干预可减少后遗症发生。据了解,经治疗后,约80%患者可在数周或1-2月内恢复。

  佛中医针灸科在十多年对大量面瘫患者的精准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研究、分析面瘫发病的不同阶段和神经损伤的不同程度,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治疗方案,以达到疏通经络、恢复面部肌肉功能的效果。

  作为世界针灸联合会“传统灸法推广基地”,该科通过温针灸、悬灸、隔物灸、麦粒灸等多种灸法,为不同时期的面瘫患者保驾护航。其中该科自创的隔牵正散饼灸已有近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并获得广东省针灸学会的认可。据统计,面瘫后遗症出现率显著降低,预后理想。  

  

  

  面瘫如何日常护理?

  起居护理

  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忌熬夜,每晚11点前睡觉,保证7-8小时睡眠时间。避免靠窗睡,或空调电扇直吹面部。

  饮食护理

  忌过度食用辛辣刺激性、煎炸等高热量食物,忌食海鲜,减少烟酒摄入。适当多吃含维生素和铁、钙质比较丰富的食物。

  面部护理

  注意面部的保暖,可以自主进行面肌功能的训练,如抬眉、睁眼、鼓腮、吹口哨、按摩等。如果感觉肌肉无力,可以用手指辅助练习。每次肌肉收缩2秒,每个动作训练20次,每日训练2-3次。

  眼部护理

  白天外出时戴上护目镜或墨镜,避免紫外线的强烈刺激以及风沙的侵袭。晚上睡觉时戴上眼罩。日常注意保护眼角膜,预防暴露性角膜炎。

  心理护理

  此病多为突发且影响形象,患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应自我调适,家属也要耐心做好疏导工作,使患者身心处于更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  

  

  

  作者:刘希琳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亲仁路6号 邮编:528000 电话(总机):0757-83063333 咨询热线 :0757-82229933 传真:0757-82234571 客服中心在线QQ:534450547
佛山市中医院版权所有,2012 粤ICP备12011861号-1, 佛山新闻网制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