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也是第一次》《耀眼的你啊》
都分别关注到了新手妈妈
产后漏尿的窘境
抱娃、大笑、咳嗽、打喷嚏等
都会造成不可控制的漏漏漏
特别是对于回归职场的女性来说
更是尴尬不已
但是,对于这个难言之隐
我们不该藏着掖着
因为产后盆底肌松弛并不少见
据我院泌尿外科主任徐战平主任医师表示,医学上又将产后漏尿称为尿失禁。据统计,我国女性生育后有超过3成存在尿失禁,大部分会在产后数月恢复正常,但也有不少女性的尿失禁症状会伴随一生。
尿失禁也被称为“社交癌”,过去人们认为这种病没法治;或者认为是女性正常现象而不予治疗……其实不然!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如今女性尿失禁患者重获健康再也不是难事。那么,为什么会产后漏尿呢?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又该如何对症治疗?一起来看看吧!
为何产后容易出现尿失禁?
徐战平表示,尿失禁可分为压力性、急迫性,以及合并前两者的混合性失禁。
女性怀孕期膀胱受压,容量变小,再加上激素改变导致的水钠排泄较多,常往厕所跑,久之养成不良的排尿习惯,有时无法控制急迫感而出现漏尿,甚至继发膀胱过度活动症,这类情况属于急迫性尿失禁。其仅占产后尿失禁的很小一部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行为控制、心理疏导进行治疗。
而另外一种则是十分常见的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于女性,产后以及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患病率更高。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主要病因包括盆底肌肉受损、盆底器官脱垂、尿道括约肌损伤等。
女性由于盆腔盆骨出口前部宽大,盆底肌肉较为平坦,对前盆腔的脏器支托力较男性更薄弱;其次,女性在妊娠生产时,这些支持组织非常容易受到削弱和损伤;另外,女性尿道短,尿道阻力小,尿道外括约肌不像男性那样有力,也易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值得一提的是,两种尿失禁都与怀孕生产有较大的关系,徐战平提到,对于生产后的女性,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盆底肌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首先在怀孕的过程中,逐渐增大的子宫使腹部向前和向下突出,此时重力轴会向前移,这就导致了盆腔里的器官,以及增大的腹腔所有的重力,全部指向盆底肌肉,怀孕的整个过程盆底肌肉被持续性的重力压迫,就会造成盆底肌松弛。
其次是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会持续挤压盆底肌肉,此时的盆底肌就犹如一张有弹力的网,被持续拉扯,等到分娩结束,原本在怀孕过程中就受压的盆底肌更加雪上加霜。如果使用了助产器械,盆底肌肉会受损得更严重。最终盆底肌这张“大网”无法吊住尿道、膀胱,就会使这些器官移位,从而导致产后漏尿情况。
高雨婧绘制
不同程度的尿失禁治疗有讲究
由此可见,尿失禁的根本原因是盆底组织受到损伤或老化松弛,所以,治疗应从解决盆底组织问题入手。
据徐战平介绍,对于轻度尿失禁,完全可以通过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凯格尔运动是一种有效的盆底功能训练动作,需要有意识地、节律地进行坐盆骨底肌的收缩与放松运动,从而加强盆底肌的力量,并提高妇女有意识控制这些肌肉的能力。
操作:收缩会阴肌肉3-5秒,然后放松2秒,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3组以上。
高雨婧绘制
此外,配合我院泌尿外科特色中药方剂滋补肝肾、佐以固涩,常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如气虚所致的膀胱失约,治以益气固脬之法,方剂可用《脾胃论》中之补中益气汤加山药、益智仁;肾虚所致的膀胱失约,治以补肾固脬之法,方剂可用《妇科病中医诊疗》中之补肾固脬汤。患者均需由该科专家辨证遣方。
针对中重度尿失禁患者,通过现代医学的准确诊断和评估,可采用先进的手术疗法。该科在佛山地区较早开展了女性尿失禁治疗,至今已积累10余年临床诊治经验。科室附属尿流动力学研究室,配备有国内先进的尿动力仪,对尿失禁的分型、诊断率高达95%。针对压力性尿失禁常规开展无张力尿道悬吊术,于体内置入生物合成材料,承托尿道,使之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同时,该科也精通TVT、TVT-O、TOT、TVT-E等各类术式,具有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等优势。
徐战平强调,尿失禁在女性群体中并不少见,大家不可讳疾忌医,也不能不当回事。为减轻女性的痛苦、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呼吁应该重视及关爱女性盆底疾病的防治,尤其对于各位宝妈们,如发现有尿失禁症状应及早就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韦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