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烂脸?敏感肌的宝看过来,学习皮肤管理Q&A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2
 入秋换季,不少朋友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如干燥、长痘、过敏等等。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日常护肤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有提醒。  

  据我院皮肤科副主任罗文峰主任中医师介绍,市民因面部皮肤受外界刺激如日晒、风吹、冷热、化妆品等,而出现面部红斑、丘疹、毛细血管,并伴随面部刺痛、瘙痒、紧绷灼热感等症状,属于敏感肌肤问题,严重时会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

  据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数据显示,40%-56%的亚洲女性是敏感性皮肤。这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大气污染,化妆品护肤品使用不当,干燥多风的气候和过度的阳光照射使皮肤水分过度丢失、脱屑,过度清洁以致破坏皮肤的脂化膜等,令皮肤屏障受损,导致多种皮肤炎症侵袭表皮的组织结构,引发皮肤问题。

  一般来说,在春秋季节比较容易出现换季皮肤过敏的症状。  

 

  皮肤过敏紧急缓解措施  

 

  如果出现皮肤过敏,首先要停用原有的外用产品,减少致敏原的刺激。该科张芸主治中医师指出,若面部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可以先用凉开水、生理盐水或者3%硼酸溶液冷湿敷,其他部位出现局部的皮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的软膏来进行局部使用。

  对于瘙痒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口服抗过敏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有条件的患者应尽早到医院进行面诊,判断病情,以便开展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中医辨证治疗

  若表现为寒热虚实,会出现肺胃热盛的现象,此时适宜服用清热祛湿、清肺热等中药处方;

  若表现为阴虚火旺,如女性会出现口干舌燥、夜睡不宁等症状,则需根据医生给出的建议接受治疗。

  西医治疗

  可以选择医学护肤品修复,或者美容激光来改善敏感肌肤问题。我院皮肤科有多种激光疗法,如调Q激光、雪肤激光、光子嫩肤等治疗仪来改善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口周皮炎等面部敏感性皮肤,进一步缓解面部潮红、灼热等问题。

  激光治疗仪原理是通过光照作用,使表面的皮肤胶原蛋白重新再组合、修整、修复的过程,令皮肤屏障功能得到恢复,毛孔紧致、嫩滑,皮肤光泽感会更好。

  

  雪肤激光平台

  罗文峰指出,通常敏感性肌肤的疗程会比较长,希望患者能根据医生给出的建议耐心接受治疗。  

 

  皮肤管理Q&A  

 

  Q:医美面膜可以医治皮肤过敏,这个是真的吗?

  A:医美面膜有助于修复皮肤。医美面膜与普通面膜的区别在于生产时卫生条件更加严格 ,防腐剂添加更少,不含香料、酒精等刺激成分。医美面膜最初是用于激光术后,可以直接接触创面,加速伤口愈合。在皮肤过敏后,使用医美面膜能起到补水保湿、镇静、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

  张芸提醒,皮肤过敏后,美白、祛斑等一类的功能性面膜不要用,使用后可能会加重过敏反应。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面膜。  

  Q:频繁长脂肪粒与换季有关吗?是否属于皮肤过敏的症状?

  A:脂肪粒与换季、皮肤过敏无关。面部皮肤的脂肪粒,学名叫做粟丘疹,粟丘疹是皮肤上的小囊肿,大多是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堵塞等原因所造成,一般长在眼睑周围。

  脂肪粒不痛不痒,有时候可以自行脱落,如果不能脱落,可以通过针拨或者激光去除。

  张芸提醒,脂肪粒容易与扁平疣、汗管瘤等混淆,最好请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进行面诊,不要自行挤压、用药。  

  Q:面部红血丝多就是敏感肌肤,这个说法正确吗?

  A:面部有红血丝不一定是敏感肌,需要根据病情和病史来判断。身体没有其他疾病出现红血丝属于先天因素,也存在皮肤白皙、皮下血管明显的情况,此类多见于年轻人。

  另一种是随着年龄增长面部出现一些红血丝,这是因为皮肤老化后,皮下的胶原纤维断裂,毛细血管出现扩张。

  除了这些生理状态下的红血丝,还有些病理状态,如敏感皮肤、玫瑰痤疮也会出现红血丝。玫瑰痤疮的局部炎症可以引起面部毛细血管的扩张,形成红血丝;皮肤过敏,毛细血管扩张,也会出现红血丝。

  

  Q:脸部干燥、脱皮,是不是应该每天敷补水面膜?

  A:长期每日使用面膜来补水是错误的,需要根据皮肤干燥程度适当使用。

  皮肤轻微干燥的,可以每周使用2-3次补水面膜;干燥、脱皮明显的,可以短期内每天敷补水面膜,症状改善后减量至每周2-3次。

  另外,适当配合使用保湿润肤霜,其成分中含有的封包剂可以减少水分的丢失,而面膜没有这种功效。

  

  

  来源:佛山电台、佛山电视台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亲仁路6号 邮编:528000 电话(总机):0757-83063333 咨询热线 :0757-82229933 传真:0757-82234571 客服中心在线QQ:534450547
佛山市中医院版权所有,2012 粤ICP备12011861号-1, 佛山新闻网制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