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堂 | 孩子越长越丑可能因为它?别着急手术,针灸有妙招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13

  临床上,不少家长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医生,我家孩子睡觉时候打鼾

  有时候还会憋醒

  是不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呢?

  腺样体是不是一定要手术切除治疗?

  下面由我院针灸二科副主任邓聪

  跟我们来聊聊腺样体肥大的那些事

  神奇针灸,缓解增生情况 

  9岁患儿小陈(化名)反复鼻塞、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半年,在外院就诊及行颈部侧位X线片(图1(a)),结果显示病理性腺样体增生,因其父母主张保守治疗,遂来到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主管医生邓聪为小陈辨证后行针灸治疗。

  当天晚上,其父母反馈小陈的症状有所减轻,次日再行颈部侧位X线检查((图1(b))见有好转。经过9次治疗后,小陈上述症状明显缓解,检查结果((图1(c))提示鼻咽气道较前明显增宽。  

 

  据邓聪介绍,腺样体也称为咽扁桃体或增殖体,属于淋巴组织,位于鼻咽顶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正常生理情况下,6-7岁儿童腺样体发育至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待成人后基本消失。如若急慢性鼻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扁桃体等部位发生炎症,从而刺激鼻咽部,则会引起腺样体组织增生。 

  而上述案例较好地证明了,运用针灸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具有一定优势和临床效果。通过深针刺配合电针,能够刺激人体蝶颚神经节来调节交感及副交感作用,从而抑制腺样体异常增生。 

  那么,腺样体肥大有哪些危害呢?传说中的腺样体面容又是怎样的,一起来了解下吧。

  Q:腺样体肥大常见症状 

  ①耳部症状:咽鼓管咽口受阻,并发非化脓化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②鼻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常并发鼻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

  ③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④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

  ⑤全身症状:夜间呼吸不畅,会使儿童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家长可发现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多变、夜惊、磨牙、盗汗、尿床等症状。除外,部分患儿还表现为厌食、呕吐、消化不良,继而营养不良等症状。   

  从中医角度来看,腺样体肥大为肺胃之火往上熏蒸,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脾肾虚弱为发病基础。腺样体位于耳鼻咽喉交通处,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肺气不足、脾胃薄弱、肾气不充。

  根据上述腺样体肥大的常见症状及其本虚标实的特点,针灸治疗重点在于扶正祛邪。一般选穴为下关穴、迎香穴、尺泽穴、足三里穴、太溪穴、印堂穴、百会穴。

  下关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该穴为治疗鼻鼽的常用穴。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是足阳明胃经以及手阳明大肠经交会穴,通过针刺可激发自主神经,使得鼻腔黏膜血管功能恢复,减轻充血肿胀,从而缓解鼻塞。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提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尺泽是手太阴肺经之合穴,针刺尺泽穴可宣肺降气。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在多气多血的足三里穴以及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太溪穴两处行温针灸治疗,可温肾健脾。

  针对腺样体肥大的患儿,久病后因睡眠不足等原因继发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分散等症状,针刺于督脉上的印堂及百会穴,督脉为阳脉之海,起到升提阳气、镇静安神的作用。  

上述病例治疗图

上述病例治疗图 

  日常保健按摩TIPS  

  下关穴: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平素可用手指指腹轻揉按摩,按揉1分钟。  

 

  迎香穴: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用无名指或中指指腹轻揉迎香穴,每次100-200次。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平素可用手指指腹轻揉按摩,按揉1分钟。  

 

  百会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平素可用拇指指腹轻揉按摩,按揉30秒。  

 

  上述穴位图翻拍自《经络穴位标准图册》  

 

  作者:梁炎婷、蔡少萍;指导:邓聪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亲仁路6号 邮编:528000 电话(总机):0757-83063333 咨询热线 :0757-82229933 传真:0757-82234571 客服中心在线QQ:534450547
佛山市中医院版权所有,2012 粤ICP备12011861号-1, 佛山新闻网制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