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堂】“生积”笃手指,这个老办法超有用?小儿疳积知多D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5

  秋冬到了

  总担心孩子吃不饱的家长们

  就更焦虑了

  又开始拼命喂饭

  一不小心,孩子就可能有疳积了

  所谓小儿疳积到底是怎么回事

  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我院儿科李伟元主任中医师告诉你   

  小儿疳积是什么? 

  疳积是指儿童时期以消化不良、营养障碍、生长发育异常为特征的疾病。中医上,“疳积”分别是两种病,分为疳病和积滞病。

  要怎么判断小儿疳积呢? 

  疳病

  疳病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引起的一种内伤性病症。临证表现以形体消瘦、饮食异常、精神不振、烦躁不宁、面黄发枯、大便不调为特征,病久则易合并其他疾病而危及生命。

  所以,古代医家把疳病列为儿科四大要证(痧、痘、惊、疳)之一。疳病包括西医学的小儿营养不良和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各年龄皆可发病,以1-6岁发病率高。

  积滞

  积滞是指小儿由于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脾胃疾病,以不思乳食、腹部胀满、食而不化、嗳腐呕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

  西医学消化不良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积滞为实证,积久可成疳。   

  小儿疳积要怎么办?

  

  很多原因都会导致生积,例如小儿脾胃消化功能不健全,家长喂养方式不当等,都会引起消化不良、厌食,甚至是免疫力下降。“生积的主要原因就是乳食不节,伤及脾胃,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或脾胃虚弱,腐熟运化不及,乳食停滞。”李伟元表示,如果宝宝生积,不及时治疗,则容易引起贫血、营养不良,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治疗疳积,可针对病因结合中医辨证治疗,佛山市中医院儿科自主研制的中成药“健脾化积颗粒”对疳积就有较好疗效,此外,还有中医外治方法。  

 

  01

  捏脊

  让患儿裸背俯卧,操作者两手握拳,两食指抵于脊背上,两拳眼向前,与背垂直,再以两手拇指向食指前方合力将皮肤提起,然后做食指向前推、拇指向后拉的翻卷前进动作。自尾骶部起沿脊椎两旁向上推捏至第7颈椎两旁为1遍,捏至第3遍时每捏2-3下将皮肤向上提捏1-2下,连续5遍为1次。一周一次。

  作用:疏通经络、振奋阳气,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健脾和胃  

 

  02

  针四缝

  医者戴无菌手套,左手抓握患儿左手,使手指伸直,碘伏消毒患儿食、中、环、小指第二指关节,用7号一次性针头分别快速浅刺食、中、环、小指第二指关节中间,分别挤出少许黄白色透明黏液及血液,用无菌棉球压迫,四指紧握。照同样的方法刺右手四缝穴。一周一次。

  作用:清热除烦、健脾和胃、消积化食  

 

  怎样预防“疳积”?  

  1、提倡母乳喂养,乳食定时定量。按时按序添加辅食,适时断奶,膳食均衡,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合理安排小儿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时间,经常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3、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饮食物要富含营养,易于消化。避免过食肥甘滋补、暴饮暴食、贪吃零食、挑食、饥饱无常等。

  4、发现小儿体重不增或减轻,食欲减退时,要尽快查明原因,及时加以治疗。

  5、注意调理脾胃功能,小儿病后出现食欲不振、汗多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调理身体。   

  “疳积”食疗推荐  

  李伟元表示,使用鸡内金煮水喝,可起到良好的消食、化积、开胃的作用。“鸡内金的药性平和,适合孩子平时应用。”

  也可用大红枣熬稀饭喝,大红枣具有健脾、开胃、和中、养血的作用,特别适合疳积的症状中以血虚为主的情况。

  此外,用山药煮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山药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适合孩子既有脾虚又有内湿的情况。  

 

  来源:儿科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亲仁路6号 邮编:528000 电话(总机):0757-83063333 咨询热线 :0757-82229933 传真:0757-82234571 客服中心在线QQ:534450547
佛山市中医院版权所有,2012 粤ICP备12011861号-1, 佛山新闻网制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