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大家一起认识所谓“颊车穴”
牙关,指的是上颌和下颌之间的关节,此处附近有个别名“牙关穴”的颊车穴。针灸歌赋《玉龙歌》曰:“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歪左泻右依师正,歪右泻左莫令斜。”
颊车穴首见记载于《黄帝内经》,归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左右面颊各一,位于耳下约一横指,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其主要功用在于受心火散发之热,承大迎穴(同经穴位)传来的五谷精微气血,循胃经载五谷精微气血传输于头。由于位于面颊部,功用有如载物之车,因此名曰颊车穴。
简便取穴“咬咬牙”
颊车穴取穴时,可先定位下颌角,从下颌角的角平分线出发,前上方一横指处。亦可将牙齿咬紧,观察咬肌隆起处定位,再放松牙齿即可。
双重滋养,功效繁多
钟伟泉表示,胃气由足阳明胃经所主,而足阳明胃经乃多气多血之经,颊车穴乃胃经在面部的脏腑经络之气的交汇点,主要承载胃经所传输的气血上头,故有疏通阳明经气以疏解邪热而解毒的功效。
与此同时,颊车穴位于牙齿附近。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齿为骨之余、髓之养也,故齿为肾所主,精气需要肾精和人体胃气的后天之本来源源不断地补充,精满气足,故见牙齿润泽坚固。颊车穴也因能承载肾精与胃气,承载气血如床而得名。
颊车穴主祛风清热、开关通络、行气通滞。据钟伟泉介绍,该穴对于治疗局部因气血不通导致的口角歪斜、牙痛、颊肿等,神志病、急症如癫痫发作时常有的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之症等均有一定疗效。西晋时期皇甫谧曾提出:“颊肿,口急,颊车骨痛,齿不可以嚼,颊车主之。”目前,临床上也常利用颊车穴治疗面瘫、咬肌痉挛等。值得一提,颊车穴对治疗座疮也有良好效果,受诸多中医美容者的青睐。
对于面瘫、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疾病的患者来说,去医院经专业医生诊断后进行针刺疗法,疗效更好。而普通人的牙关酸痛、牙痛等症状,则可通过颊车穴的家庭保健先作缓解,再寻求治疗。
按揉“牙之关”止牙痛
用于下齿疼痛等相关病症时,需结合合谷穴、地仓穴等一起按揉。具体操作方法:先取阳白穴,以指腹揉按阳白穴5秒钟;再取地仓穴揉按5秒钟,接着取四白穴揉按1分钟;最后分别取颊车穴及合谷穴各揉按5秒钟即可见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按摩过程中,需用指腹近指尖处进行揉按,以指腹揉按至局部出现沉胀感为宜。切不可以指甲戳、掐!
此外,还可以用刮痧板或手指指腹轻柔按摩颊车穴。
具体操作方法:食指微弯,搭在中指前指节上,用中指近指尖的指腹,轻压在咬肌隆起处揉按。可同时左右揉按,每次按压1-3分钟。在按揉过程中,无需咬紧牙齿,保持咬肌松弛放松即可,以按压到出现轻微酸胀感力度为宜。能耐受者可用刮痧板的一角轻柔按摩。
在日常面部的美容保健中,也可在涂抹护肤品后,用双手四指由承浆穴经地仓穴、颊车穴揉至下关穴,重复3~5次即可。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