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
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儿童青少年近视、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眼底病严重影响他们的眼健康
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儿童青少年近视那些事儿
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学生近视患病率高达47%,明显高于西方国家。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我家孩子近视了吗?近视需要配眼镜吗?事不宜迟,一起来解密吧。
近视是如何造成的?
佛山市中医院眼科肖文军中医师介绍,近视是指眼睛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许多眼部疾病的发生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大量的研究发现,近视的确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不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才是导致近视飙升的关键,如长时间近距离阅读、户外活动少等都是引起近视的环境因素。
临床研究显示,1周内近距离工作时间每增加1小时,近视的几率就增加2%;持续阅读时间超过30分钟 ,而且阅读距离小于30cm的孩子,其近视患病率是拥有正确阅读习惯的孩子的2.5倍。并且,电子产品屏幕的闪烁也会提高近视的患病率。
肖文军指出,户外活动少也是近视率增加的环境因素之一。08年一项对澳大利亚悉尼和新加坡儿童近视调查发现,在悉尼有3%的华人近视,在新加坡有29%的华人近视。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原来在悉尼,儿童每周平均有13.75小时在户外,而在新加坡儿童每周平均只有3.05小时在户外。
要注意。已近视的儿童若不做近视防控,很容易进展为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6.00D)。高度近视是发生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病变、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度数的增加而提高患病的风险。
近视可防可控,具体该怎么做?
对于未近视的儿童及青少年,应积极预防近视的发生。肖文军建议家长们可以这样:
第一、足量的户外活动时间。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户外活动是近视防控的首要措施之一, 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视网膜受光照时间增加,紫外线刺激视网膜合成并释放多巴胺,而高水平的多巴胺会减慢眼球的延伸,从而有效减缓近视的发生。
第二、减少近距离用眼和注意用眼卫生。如今儿童青少年的学业负担较重,不少课程需要借助电子设备来完成,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连续近距离阅读或写作40分钟,休息远眺10分钟。其次,要注意眼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
注意两个重要的原则:原则一:“一拳、一尺、一寸”,即读书写字时,胸口距离桌子一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握笔时手指距离笔尖一寸。原则二:20-20-20法则,即每近距离阅读(读书、写字、使用手机或电脑等)20分钟,眺望20英尺以外20秒。做到以上两点对预防近视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记录孩子的身高、眼轴、角膜曲率、眼压、验光状态等数据,形成个人屈光发育档案,以便密切跟踪孩子的视觉健康发育状况,避免或延后近视的发生。
已近视的儿童青少年该怎么办?
肖文军指出,近视是可控制的,年龄越小,“近视化”的速度越快;而年龄越大,“近视化”的速度越慢。8岁前“近视化”的速度最快,约1.25-1.5D/年;8-14岁前“近视化”的速度约0.75-1.0D/年;而14岁后眼的屈光发育基本稳定,约0.25-0.5D/年。因此,已近视的儿童可通过减慢近视进展的速度,使成年后近视度数不偏高。可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验配合适的眼镜。建议到专业的机构进行年龄、眼位、屈光状态、视功能、双眼视检查等多项检查,寻求合适的配镜处方。另外,还需根据孩子眼部的检查情况选择不同的功能性镜片(如渐变镜、周边离焦镜等),达到最佳近视矫正和控制效果。
第二、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是采用反几何设计的特殊角膜接触镜,夜间配戴可以平坦中央角膜曲率,逆性降低近视度数,使患者日间获得较好的裸眼视力,同时通过减少周边离焦有效地将眼轴增长率降低43%-63%,从而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肖文军提醒,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有较严格的适应症和指征,且有较强的医学属性,佩戴时需遵守医嘱,定期复查。
第三、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近期研究表明,0.01%阿托品滴眼液可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相对于其他浓度的阿托品,控制近视效果更好及停药后反弹作用小。
第四、儿童青少年应每半年到正规医院做一次视力检查。平时注重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部穴位,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疲劳。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护眼按摩是我院眼科特色治疗项目,含有眼部中药离子导入、头面部穴位按摩、头面部刮痧、头面部易罐、耳穴贴压。其中,眼部中药离子导使用方剂为该科广东省名中医陈少基副主任医师经验方“增视汤”,包括枸杞子、当归、白芍、决明子等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养精养血、开窍明目之功,配合中药穴位按摩、耳穴贴压、头面部刮痧、易罐疗法,达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眼部营养供给,调节睫状肌痉挛。主要适用于视疲劳、干眼、失眠、偏头痛、假性近视等患者。
来源: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