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考前心理紧张焦虑?心理专家助你顺利通关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4

  随着中、高考一天天临近,考生的压力越来越大,近期前来接受心理治疗的学子日增。接下来,佛山市中医院心理失眠专科杨焱主治医生为大家支招,一起帮助应试孩子打通心理关!    

  第一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紧张,休息一下就好了?焦虑,睡一觉就好了?真的就好了吗?

  杨焱医生曾接诊过一位自诉睡眠不好、看不进书、模拟考差的高三学生,从小学六年级起就已经出现紧张焦虑的情况,高考前更为加剧,此时家长才领着孩子来进行心理干预。孩子被耽误了7年,家长之前完全没听懂孩子的求救信号。   

  杨焱表示,如果孩子以下情况已经持续两周以上不见好转,各位家长就要警惕了,避免孩子出现考前“焦虑或抑郁”:

  1、身体反应:如莫名地身体疲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肌肉紧张、手发抖、出汗、手足发冷、心跳加快,心慌、胸闷、头痛、头晕等。

  2、注意力无法集中,看不进去书。

  3、情绪低落,自责,过度紧张、担忧,担心自己考不好

  4、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偶有噩梦。

  5、严重者会出现自卑 

  主要表现为:

  (1)自我评价低(总觉得自己各科都不行,没有把握)

  (2)超概括化和泛化(一两次没考好,就丧失信心)

  (3)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教师、同学、家长)

  (4)消极地看待问题,遇事习惯往坏处想(担心自己考不好,设想各种不好的结果)

  (5)意志消沉,行为退缩(学不进去,放弃努力)

  有了以上的症状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考试的正常发挥和以后的生活,如果不及时在正规心理医师的指导和治疗下进行心理干预,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   

  第二步:教会孩子考前秘方 

  考试不仅是知识水平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据悉,在20个影响考试成功的因素当中,考生考试时、考试前的心理状态分别排在第一、二位,比起学习方法、学习基础更为重要。   

  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1。杨焱医生介绍以下具体方法,可助力考生轻松上阵。

   一 自我鼓励,充满信心

  自信不一定让你成功,但丢失信心一定导致失败。在考试前夕,每天不断地给自己心理暗示,“我能考好”“我一定能赢!”……有助积极应试。

  二 劳逸结合,提高效率

  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才能有助提高大脑活跃度,所以,一定要休息好。

  三 允许焦虑,调整心态

  考试在即,焦虑是考生最常见的情绪。心理学研究发现,焦虑与学习效率呈倒U型关系,完全没有焦虑感的学习反而效率不高,保持适度焦虑的学习才能达到最佳效率。所以,既不能完全放松,也不能过于紧张,可以结合老师的安排和个人的特点,调整好学习节奏。

  四 学会放下,关注当下

  考生不要关注模考和平时小考的成绩,要关注考试中不会的知识点。学会放下心理包袱、不要想着自己要考哪所大学,只想着今天又学会了哪些知识点。   

  过去和未来都是没法控制的,唯一可以把握的是现在。所以,从现在开始,当考生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涣散不在状态时,就要提醒自己更多地关注当下。

  五 学好四法,迎接冲刺

  01 

  放松法

  包括呼吸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腹式呼吸法可随时在安全的环境中闭目进行,每次做5到10个腹式深呼吸,能使紧张的情绪较快舒缓下来。

  肌肉放松法适用于睡前:平躺在床上,首先双手紧握,双臂绷紧,双脚尖向上,双腿绷紧,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憋住,再双手、双臂、双脚、双腿逐一慢慢放松,最后慢慢吐气。每天睡前做5到10个,可以舒缓焦虑情绪,让睡眠更好。

  02 

  宣泄法

  第一种就是把话说出来,向好朋友、信赖之人、专业心理医生倾诉,把内心的担心、情绪、感受言语化,获得情感支持和陪伴。又或者找一个空旷无人的地方,大声把内在的压抑喊出来:“我现在很紧张!”、“我一定要克服它!”

  第二种就是把心情写下来,通过日志、给自己写信等形式,把内在情感疏理并表达出来。   

  03 

  运动法

  越是到了临考阶段,越要注重身体健康,每天安排1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跑步、打篮球、打乒乓、踢毽子等,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均可选用。   

  04 

  音乐放松法

  适当的音乐对情绪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多听自己喜欢的舒缓愉悦或励志向上的音乐,可放松心情,调节情绪。   

  第三步:考生家长要做好后援 

  中考、高考都是孩子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有人甚至说“家里一人高考,全家作战”。但越是到了应试的冲刺阶段,家长越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给孩子压力,尽量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考试。

  1、家长不要过度关注孩子,也无需在考场外等候,避免给孩子造成压力。

  2、建议家长少说和考试和学习相关的话题,例如:“你复习的怎么样了,你模拟考的成绩是多少?”等。

  3、家长要做好后勤保障,为孩子提供营养而又合胃口的饮食,家居也要保障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睡眠环境。  

  

  宣传科整理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亲仁路6号 邮编:528000 电话(总机):0757-83063333 咨询热线 :0757-82229933 传真:0757-82234571 客服中心在线QQ:534450547
佛山市中医院版权所有,2012 粤ICP备12011861号-1, 佛山新闻网制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