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经历情绪波动时
面色往往也随之变化
脸红就是其中一种
如由于激动、高兴而出现满脸红光
也有因不好意思出现双颧、耳朵泛红
但除了情绪变化的影响,人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出现持续的双颧发红的“红脸蛋”的症状,这些是正常现象吗?下面由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汤勇军给大家讲解。
紫外线强照射、缺氧等会引起“高原红”
久居高原的人群常见双颧紫红的症状,且男女老少均可患病,尤以女性多见。汤勇军介绍,这种““红脸蛋”又被叫做“ 高原红”,实际上是面部的细小静脉、毛细血管扩张呈丝网状或树枝状,表现为两颧颊部对称红色、紫色斑片。
“高原红”并不是高原地区人民先天就有的,只是与高原特殊的环境条件有关。究其原因,一方面,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的皮肤真皮浅层细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受损;另外一方面,高原地区的空气稀薄, 皮肤容易缺氧, 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多, 血管代偿性扩张, 血管收缩功能障碍。
汤勇军提到,对于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或者要去旅游的人来说,平时要重视皮肤的保湿和防晒,以预防“高原红”或者晒伤造成的皮肤敏感。已经出现“ 高原红”症状的患者,可以去医院接受光子嫩肤仪或者激光治疗,平时也要多注意防护。我院皮肤科雪肤激光,光子嫩肤治疗仪,欧洲之星点阵激光针对敏感皮肤,红血丝,细小皱纹都有很好的修复治疗效果。
冬季寒燥易红脸
“红脸蛋”在冬季也十分常见,干燥的空气、刺骨的寒风以及低温都会使皮肤更为脆弱,加剧或诱发皮肤疾病。导致皮肤出现红斑、干燥、鳞屑、瘙痒,往往还伴有局部痒、痛的症状。而面部皮肤的症状表现会尤为突出,部分会出现瘙痒或者紧绷感。
汤勇军表示,低温会对皮肤角质层中的脂质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角质层的物理性能和屏障功能受损。所以,干性皮肤群体在冬季所受的影响更加严重。
冬天出现“红脸蛋”时,温和洁肤和保湿很重要。使用刺激性的清洁产品会让原本受伤的角质层进一步脱水,加重皮肤的屏障功能失调。通过使用温水或者温和洁肤产品,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清洁对皮肤的损害,同时对角质层补充保湿及滋养成分。汤勇军建议,可以使用润肤霜或者补水面膜对皮肤进行保湿,能有效促进正常角质功能的恢复。
皮肤敏感也会自带“腮红”
在非高原、寒冷环境下,有些人可能会由于化妆品使用不当,导致皮肤过敏,产生自觉灼热、疼痛、瘙痒、干燥脱屑及紧绷感,部分人呈现面部潮红合并毛细血管扩张现象。
汤勇军强调,碰到此类问题时,应该立即停用可疑的致敏化妆品。部分症状轻微者,可以立即使用生理盐水或者矿泉水等进行冷敷;或者外敷医用补水面膜,可自行缓解。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在面部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渗液,这个时候建议去皮肤专科就诊,可能要口服或者外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面部化妆品过敏后,需用清水洗脸,并且不能太过频繁。洗脸后,可以外用一些低敏感的润肤霜或者医用补水面膜进行保湿。同时,也要注意防晒,但不适合用防晒霜,最好选择物理防晒如帽子、雨伞、墨镜等防晒工具。
“喝酒易脸红”并不意味着酒量好
此外,还有些人容易在饮酒后出现“红脸蛋”。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的肝脏后,会氧化成乙醛,乙醛会引起末梢血管扩张,尤其是脸部毛细血管扩张明显,从而使人脸红。
汤勇军介绍,乙醇在肝脏内的分解代谢主要依靠两种酶,人的酒量正和体内的这两种酶的活性有关:一种是乙醇脱氢酶(ADH),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ALDH)。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乙醇最终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喝酒易脸红的人体内ADH活性相对较高,ALDH活性相对较低。
根据ALDH相对活性的高低,又可将喝酒脸红的人分为两类:
第一类人,ALDH活性偏正常。此类人大量饮酒后或者喝急酒时,会产生大量乙醛,出现乙醛暂时积累现象。虽然喝酒易脸红,但酒精在体内代谢较快,停止饮酒后能很快恢复正常,饮酒对肝脏损伤相对小一些。
第二类人,ALDH活性偏低。这类人饮酒后体内乙醛会持续积累,被解毒酶缓慢氧化,对肝脏等器官伤害极大,少量饮酒就会立即脸红并产生醉酒症状,持续很久。
汤勇军总结,由于每个人ALDH的活性差异很大,喝酒脸红的人并不一定酒量大。喝酒伤身,切勿饮酒过度哦!
作者:汤勇军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我们将尽快处理
专家介绍:汤勇军
皮肤科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佛山分会第四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银屑病学组成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病皮肤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皮肤病、性病、医学美容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主要开展皮肤病、性病的诊治以及激光美容治疗。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荨麻疹、脱发、白癜风、湿疹、带状疱疹等皮肤病。对红斑狼疮、天疱疮、皮肌炎等疑难皮肤病的诊治有较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