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热多汗、情绪失控…备受甲亢困扰的你可以试试这5个穴位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9

  减肥后体重下降  

  但月经失调、情绪容易紧张

  甚至急躁易怒

  有可能是甲亢哦

  求子一族们,不孕不育

  也有可能是甲亢引起的

  孩子读书太笨

  表现多动而不能安静

  有时候也是因为甲亢

  有些美女眼睛“又大又亮”

  竟然也有可能是甲亢的症状

  ——突眼

  关于甲亢,你知道多少

  今天,我院内分泌科卢昉副主任中医师

  来为大家释疑

   

  据卢昉介绍,甲亢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按病因不同,可分为Graves病、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肿瘤引起甲亢、甲状腺癌引起甲亢等许多类型,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下肢粘液性水肿、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完谷不化(大便有不消化食物)等,引起死亡的原因多为心力衰竭及甲亢危象。

  01 甲亢都有哪些“奇怪”症状? 

  有些患者感觉情绪紧张,容易被激惹、爱生气,吃得多,但不长胖,甚至日渐消瘦。怕热、感觉寒冷季节更舒适。同时伴有一些隐藏的症状,如颤抖、肌无力、情绪不稳定、活动后容易疲劳、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等。

  而在女性身上,甲亢可表现为月经紊乱,提前或推迟,经量减少,甚至闭经。儿童则可表现为性发育延迟。

  此外,甲亢还可引起眼病,主要症状有突眼、畏光、流泪、异物感、眼痛、眼压升高、复视、视力模糊、下降或失明等。

   

  甲亢也可能出现周期性麻痹,主要表现为上肢、下肢、躯干软瘫。有些患者因深夜喝啤酒、吃宵夜宵夜,出现周期性麻痹为首诊才发现自己患上了甲亢。甲亢还有机会导致重症肌无力,以眼肌麻痹和延髓肌无力为主要表现,可表现为眼睑下垂,面部肌肉无力:咀嚼、吞咽、说话等出现障碍;颈、躯干和四肢肌肉也常累及。严重病例呼吸衰竭,可危及生命。

  而肝功能损害、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血糖升高、贫血、皮肤瘀斑、轻度血小板减少等,也是甲亢的症状之一。

  卢昉表示,少数患者会有轻度低蛋白血症,出现眼眶周围、手、足、踝、骶骨部凹陷性水肿。

  02 甲亢如何危及我们的生命? 

  卢昉表示,当患者出现腹泻伴食欲减退、恶心、严重呕吐等症状,则进入了发病的严重阶段,为甲亢危象先兆。甲亢危象可表现为高热、大汗淋漓、心动过速、昏迷、甚至休克。

  为此,她提醒,如果出现心悸,或多食易饥,或体重下降,伴情绪急躁易怒,或月经失调,流产、不孕不育,应到内分泌科就诊检查治疗。

  甲亢的预防及穴位按摩推荐 

  在日常生活中,卢昉强调应早睡早起、不熬夜,三餐定时,注意营养均衡。不盲目减肥,预防外感,并保持心态的平和。

  01 大包穴 

  取穴方法:侧卧举臂,在腋下6寸、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取穴。

  按摩方法:首先,双手大鱼际按住大包穴,顺时针旋转按压三十六次,逆时针旋转三十六次。身体强壮者宜重按,体质弱者宜轻柔。每天1-3次。

  作用:疏肝解郁,能愉悦心情,能治疗胸胁胀满、咳嗽、四肢无力等症状。  

 

  02 神门穴 

  取穴方法: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按揉3分钟。

  作用:治疗心悸、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症状。  

 

  03 足三里 

  取穴方法: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在膝盖外侧的凹陷处向下四横指,胫骨外侧按压有酸胀感处就是此穴;或站位弯腰,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外上缘,与4指向下,中指尖所指处即为此穴。

  按摩方法:用手掌搓热下肢后,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按揉穴位,可以适当用力,尽量使穴位有一种酸、麻、胀、发热的感觉。

  作用:可治疗心悸、气短、水肿、泄泻等。  

 

  04 太冲穴 

  取穴方法:取太冲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太冲穴;或者拇趾、次趾夹缝向脚背方向二横指后,即是太冲穴。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按揉穴位,肝火盛时宜重按,体质弱者宜轻柔。每天1-3次。

  作用:既能泻肝火,亦能补肝肾,主治头痛、眩晕、崩漏、月经不调等。  

 

  05 合谷穴 

  取穴方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按摩方法: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

  作用:主治头痛、齿痛、咽喉肿痛、闭经、腹痛、发热恶寒、耳鸣耳聋等。  

 

  

 

  来源:内分泌科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亲仁路6号 邮编:528000 电话(总机):0757-83063333 咨询热线 :0757-82229933 传真:0757-82234571 客服中心在线QQ:534450547
佛山市中医院版权所有,2012 粤ICP备12011861号-1, 佛山新闻网制作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