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第三个中国医师节,8月19日佛山电视台首度媒体发布佛山中医药宣传视频《传杏林瑰宝 扬佛山匠造》,从佛山中医药的渊源、发展,到抗疫中的突出贡献以及佛药品牌的传承,从恢弘的角度,吹响了加快建设全国中医药强市的号角。
在佛中医,一代代的中医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诠释了医者大爱和责任担当。
“现在晚上睡眠如何?吃饭后肚子还很胀吗?伸出舌头看看……”从治未病中心张小娟主任中医师的诊室走出来,程女士感觉特别暖心,这是她第二次来医院调理身体,“第一次挂这位医生的号,感觉她看病很仔细,问诊和解释有10多分钟,除了望闻问切,还做一些颈背部的身体检查,教给我一些保健常识。”程女士对接诊医师充满了认可,但万万想不到张小娟是退休返聘的专家,“感觉她好年轻好亲切,一点架子都没有。”
这天是张小娟正式退休返聘回院后,在治未病中心的第二次坐诊。离开了工作二十余年的医院管理岗位,她甘于重新学习,领略更多中医经典技法,回归到“上工治未病”的境界。
张小娟在治未病中心坐诊
与治未病结缘颇深
“其实我与治未病中心是早有缘份。”张小娟仍清楚地记得,2002年8月周末健康讲座第一课,自己是主动请缨上台传播痛风防治常识的讲师,从此佛中医便开启了至今长达近18年之久的健康科普教育品牌之旅。
2002年张小娟主讲周末健康讲座第一课
2007年我院成为广东省治未病试点单位时,当时张小娟作为作为医院健康教育委员会一员一同参加省中医药局的专题会议,回院后共同推动我院治未病中心的构建。其后,她在管理岗位上见证着治未病中心在院领导的重视支持以及刘继洪副主任等同仁的不懈努力下,一步步地成长壮大。
“刘继洪主任多年来坚守耕耘治未病事业,这种用心用情很难得,尤其是通过科教研促进中心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培养了大量的治未病人才,形成了学科梯队,最终也赢得了市民口碑。”张小娟表示,除了对该中心有较多的认同,自己退休后来治未病中心开诊“也是满足了我的中医情结吧”。
“我们的日常工作包括健康文化、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服务,治未病养生文化的推广便是其中一项,得到张小娟这位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的重量级专家加盟,令我们中心增色不少,专家团队更具实力了!”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刘继洪兴奋地说。
退休后返聘驻诊治未病中心
据悉,198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后,张小娟便来到佛山市中医院工作,先后在普通内科、肾病风湿科等临床一线工作。1999年后因综合素质优良,她被抽调到职能部门,先后在院感科、科教科工作,经历了抗击SARS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以其虚怀若谷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众口一辞的赞誉。而她在繁忙的事务中,仍坚守每周两个半天的风湿科专科门诊。
2003年张小娟抗击非典获表彰
张小娟在科教科管理岗位上培养了一批批中医药人才
如今,从管理岗位退下来后,她除了坚持自己的老本行,继续在肾病风湿科开周一、五上午的专科门诊外,还怀着对中医的热爱,一头扎进了治未病中心的保健调养门诊中,希望用心传播治未病文化,分享自己多年的养生经验,让更多的市民能够在烦嚣俗世里修得保健养生之道。
张小娟早年的临床和就诊工作照
“到这里开诊,不同于以往在肾病风湿科治疗中后期的专科病,现在面对的更多是亚健康人群,他们对保健养生有着更多的企盼,希望得到更多的非药物性治疗。”张小娟谦虚地表示,这里的医护人员均身怀绝活,除了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临床经验也有特色,她在边体验边重温中医四大经典中,更加深了对体质辨析和经络疗法的体会。
张小娟和同事们分享经验
“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确实有很多值得向外推介的做法,并且可以探索出更令亚健康人群易于理解和增加依从性的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治未病的模式。”虽然张小娟一再低调地表示自己还处于学习、充电阶段,但凭借扎实的中医功底和深厚的管理经验,她已经有所思和悟,把自己的一些理念与治未病中心的同道一起分享,赢得了大家的称道。
乐于分享养生之道
尽管已达退休年龄,但难以在她脸上看见岁月的痕迹,脸色红润,体态轻盈,浑身上下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恬然淡雅的气质美,说话时笑意盈盈,中气十足,即使再累再忙,也精力充沛,吃香睡安,接触过她的人,都会被她的乐观态度和平易近人所感染。
她自言是中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受益者,平时依从的养生之道无非是“避风寒,调饮食,慎起居,舒情志,勤锻炼”这15字真言。平常哪怕忙得根本没有整段时间运动,她也运用中医原理,挤出碎片化的时间来促进自主锻炼,“所谓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我们开会时可以在座位上练习蹬脚,走路时也刻意脚步用力,这些简单易行的小招数,都可以互相分享。”
而在食疗方面,张小娟则十多年长期坚持早餐进食“五谷杂粮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养胃当选五谷杂粮粥”,她介绍,杂粮粥可根据四时节令、个人不同体质和口味而随意加减,糙米、小米、黑糯米、莲子、扁豆、红豆、薏米等都可以作为配料。
有一种沉淀叫实力加持,有一种智慧叫推己及人。“随着自己年龄的渐长,越来越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以后还想继续深造针灸技法,挖掘我们老祖宗的宝藏。希望可以尽己所能,更多向公众普及中医养生知识,让人人都成为自己的医生。”
文字:宣传科
摄影:冯灿
相关链接
【致敬】佛中医与帮扶医院5方连线送祝福,援藏医师真情奉献践行医者初心
【致敬医师】微纪录片《佛卫战疫live》上线,看看有哪些你熟悉的身影